丹若的善舉自然危及有些人的利益,這其中就包括一些道士和修士的聲望和功德。有些修煉已久的道士對她心懷不滿,想方設法要抓住她的把柄。後來他們發現了丹若妖的身份,便將此事大肆宣揚。
百姓們起初自然是不信的,但是當照妖鏡下丹若現出花的真身時,除了子衿,竟沒有一個人願為她挺身而出,相信她、維護她。
“原來是妖怪,太可怕了!”
“沒錯,我竟然吃了她送來的食物,不會是什麼不乾淨的東西吧?”
“那她之前為什麼對我們那麼好?”
“肯定是別有用心!”
“對,說不定她一開始就想著要取得我們的信任,讓我們放鬆警惕,最後趁我們不備一網打盡,吃掉我們!”
“說不定還要喝我們的血,抽筋扒皮,吸我們的陽氣!”
“沒錯!”
“……”
子衿一直護在丹若身前——從前他膽小無能,一直是她保護他,如今,他終於能擋在她面前護她,可他卻寧願這一幕永遠都不要發生,她永遠都不會落得如此境地。
子衿憤然道: “你們怎麼可以這樣忘恩負義!是誰給你們義診,誰讓你們吃飽穿暖,你們……”
“說到義診,”一個人打斷道,“我的兒子最終也沒能被她救回來。是她沒用才治死了我的兒子,都是因為她!殺人償命,妖女,拿命來!”
“妖女,拿命來!”
“殺了她!”
“殺了她!”
“……”
那些道士聯合起來把丹若和子衿困在祭壇上的法陣中,竟無一人肯站出來為他們說話。祭臺下人頭攢動,挨挨擠擠圍著的是丹若曾經幫助過的凡人。他們曾經是需要幫助的人,是弱者,是受難者,如今卻一個個都成了惡的助推者,無形中的劊子手。
僅僅是因為,她是妖。所以只要不相干的人稍加挑唆,便使得那群如同信徒一般存在的人們對她群起而攻之。
從他們的眼神裡、言語中,丹若讀到的是貪婪、不滿、自私、嫉妒、厭惡、詛咒、冷漠、懶惰、愚昧、傲慢、無知……貪、嗔、痴、慢、疑五毒俱全,或許這才是他們苦厄的根源。
法陣之中,丹若的眼中只有絕望。彷彿有一個聲音在告訴她:“看啊,這就是你心心念念想要拯救的人們。你可知,他們根本無藥可救。你度不了他們,也救不了自己。”
原來,這才是人心。
當她覺得難以拯救眾生時,那種無力尚且沒能把她打倒,反而是這些她深愛著的世人將她一步步推向深淵。
她的確是善,卻也不是愚善。而“善”這個詞,從今以後對她來說,再也沒有必要了。
“丹若,別怕,我會保護你,我會一直陪在你身邊。”耳邊只傳來子衿堅定有力的聲音。
可惜,再溫暖的聲音也喚不回她了。
雙生之花,善惡雙生。一個為善,一個為惡。殊不知,善與惡相對。照雲的惡念能夠被濯淨,她的善念又何嘗不能被消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