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訊息讓李鄴又驚又喜,恐怕這是今年最好的訊息了。
這時,韋皋在門口稟報,“陛下,韋相國求見!”
“請他進來!”
很快,韋見素匆匆走進來,躬身行禮,“參見陛下!”
“相國有什麼事?”
韋見素將一份唐朝旬刊遞給李鄴,“這是三天後要發行的一期,請陛下先過目。”
李鄴結過旬刊細看,頭版頭條是:‘巴蜀豪族造反對抗廢奴令,朝廷出兵三十萬嚴厲鎮壓’。
內容是便是邛州賈家滅族,合州郭家軍隊全軍覆滅,滅族在即,巴蜀豪族紛紛表態支援廢奴令。
李鄴點點頭,“可以,就這樣吧!讓天下豪門都看看,跟朝廷作對是什麼下場。”
停一下,李鄴又問道:“奴隸稅中的漏洞補上了嗎?”
目前奴隸有兩種,一種是合法奴隸,一種是非法奴隸,奴隸稅條例中就沒有說清楚,比較含糊,就給了下面操作的漏洞,把不合法的奴隸透過納稅合法化了。
稅法補漏就是要說清楚,只有合法奴隸才能交稅續存,非法奴隸連補稅資格都沒有,必須立刻釋放,如果在規定期限內不釋放,一旦抓到就要重罰甚至流放。
韋見素點點頭,“漏洞已經補上了。”
李鄴又笑道:“楊良瑤馬上就要回來了,相國要好好歡迎,他帶回來的東西將徹底改變大唐國運,對未來一千多年都會深遠影響。“
“他帶來了什麼?”韋見素好奇問道。
“可以說另一個世界的農作物種子,都是畝產幾千斤的糧食,一旦推廣種植,將來所有大唐百姓就不會再捱餓了。”
韋見素大喜,他是飽讀史書的人,他知道糧食意味著什麼?
“微臣會親自迎接,還有司農寺和農學院。”
韋見素告辭走了,站在一旁的韋皋忍不住問道:“陛下,難道畝產幾千斤的糧食我們大唐真的沒有?”
李鄴沉吟一下笑道:“你這個問題其實問得不錯,大唐也有畝產幾千的農作物,比如山藥,一般是用來入藥,其實它也可以在災年裹腹,畝產幾千斤,還有野豌豆,既可以作為牧草,豆子還能賑濟饑民,畝產也很大,但大家為什麼不大量種植山藥和野豌豆呢?
首先它們不是糧食,不能當飯吃,農民種它也沒有地方賣,所以沒有誰願意種它,官府雖然可以種,但種了給誰吃,用來喂牲畜,牲畜也不一定肯吃,等真正遇到大災了,再想種它也來不及,等種出來,災荒都過去了。
所以山藥這種東西就算畝產幾千斤,也最多當個特產,在山區種種,不搶耕地,當藥或者菜來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