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主郭懷顏、老二郭慶華、老三郭千仞,他們每個人都擁有妻妾數十人,生下子女無數,這些子女有出息的就去各縣為官,沒出息就去各縣當吏,加上女婿和門生,基本上遍佈東川各州縣。
合州郭家和邛州賈家一樣,他們發財秘訣都是控制了巴蜀的鹽井。
朝廷在巴蜀實行鹽業專賣制度試點,為此殺了抵制朝廷的崔圓。
但最後朝廷還是和郭、賈等豪族達成了妥協,以每斤五十文的價格收購他們的井鹽,加價到一百一十文賣給普通百姓,中間的差價就是鹽稅。
當然,條件就是這些豪族不準再賣私鹽,這才勉強制止了巴蜀各地的私鹽氾濫。
但好景不長,從今年年初開始,成都市場上又悄然出現了每斤七十文的私鹽,雖然數量不大,但試探的意味非常明顯,一但朝廷沒有反應,明年私鹽就會立刻大量湧出。
每斤新增二十文錢的差價足以讓這些巴蜀豪族們利令智昏,天子的廢奴令就在這個時候向巴蜀推進了。
書房內,幕僚李振南指著桌上的自查令對郭懷顏道:“這絕不是簡單的自查通知,哪怕家主如實申報、如實交稅,稽查依然會來,會對所有賬簿進行查閱,還會調查郭家農莊、鹽井,他們會查到鹽產量和賣給官府的數量不符,差距巨大,家主怎麼解釋?
還有那兩萬鹽工的來源,那可是私通外國的大罪,一條販賣私鹽,一條私通外國,就足以讓郭家萬劫不復了。
郭家的兩萬鹽工實際上是南詔在天寶九年之戰中抓的唐軍戰俘,又賣給了郭家,已經快二十年了,這些唐軍戰俘已經適應了鹽工的身份,生活也穩定下來,沒有人再提從前的事情。
或許是時間久遠的緣故,唐軍在滅南詔的過程中並沒有發現這個秘密,一旦這個秘密被揭開,又會揭開一系列的問題,郭家長期賣生鐵和兵器給南詔,還有郭家養了一萬壯丁,以及私藏大量兵器。
這些罪名的每一條都足以讓郭家被抄家滅族,但幾十年來沒有人敢動郭家,更不敢查郭家,所以他們才會這樣肆無忌憚。
郭懷顏沉默片刻道:“那依先生之見呢?”
“卑職認為,必須以其人之道還其人之身,大唐律令允許合法獲得奴隸,我們各個家族獲得奴隸都合理合法,朝廷要推行廢奴令,那首先要廢除之前的大唐律令,然後對我們廢奴進行補償,不能說他想廢就廢,除非他李鄴繼承的不是大唐,家主,這是李鄴最大的軟肋!
他自詡繼承大唐,那他就得遵從大唐的律令,沒有補償,他現在的廢奴令就不合理不合法,或者不針對廢奴令以前的奴隸,只對新奴隸生效。”
郭懷顏點點頭,“有道理,那他的奴隸稅法呢?”
“家主,皮之不存,毛將附焉?一旦廢奴令不合法,我們抗爭獲勝,那奴隸稅就不會再出現了,其實我們的目標是抵制稽查,只要無限期拖下去,最後就不了了之,朝廷要去查別的地方我們不管,但查巴蜀就不行。
所以需要大家集體抵抗,就像當初抵抗鹽稅一樣,最後雙方妥協,我們面子上承認廢奴令,然後象徵性地恢復少量老弱奴隸自由身,讓官府給他們養老去,咱們不管了,朝廷有了面子,我們也解決了老弱奴隸負擔,皆大歡喜!”
“說得好,我這就發英雄帖,召集大家一起抵制,還要和邛州賈家達成共識,兩川一起抗爭朝廷的廢奴令。”
李振南又緩緩道:“還要儘快把二郎從長安召回來,做好戰爭準備!”
郭懷顏一驚,“還會開戰嗎?”
“卑職說的戰爭準備是指最壞打算,卑職相信朝廷並不想開戰,如果雙方能各讓一步妥協,問題就能解決,家主,廢奴令不是什麼大問題,卑職是擔心扯出其他問題,而這些問題朝廷都不知道,我們其實佔據優勢!”
郭懷顏點點頭,“就按照你說的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