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百姓們沒有求來雨水,反而求來鋪天蓋地的蝗蟲,在旱魔肆虐的同時,蝗災也爆發了,最初從汝州開始,很快就席捲了汝州、許州、鄭州和河南府四地。
今年中原的夏糧肯定完蛋了,能有三成收穫就不錯,官府也在拼命救災,首先是打井找深層地下水,其次減免今年中原十三州的稅賦,再其次就是在各縣搭粥棚賑濟災民。
天子李鄴親自來中原巡視災情,李鄴主要是巡視河南府和汝州,一葉知秋,只要巡視著兩個重災區,他就能知道旱情的程度了。
汝州官道上,上千人簇擁著天子李鄴,在遠處田中,無數農民都在撲打蝗蟲,蝗蟲可不管什麼天子之威,一群群蝗蟲在李鄴面前也肆無忌憚的飛舞。
李鄴眉頭一皺,回頭問陪同他視察的劉晏道:“巴蜀的白頸鴨到了嗎?”
他們從巴蜀緊急調來三萬只鴨子參加滅蝗,劉晏連忙道:“已經到江陵了,再過兩天就能到汝州!”
旁邊汝州刺史梁放擔心道:“微臣有點擔心農民會不會偷盜鴨子食用!”
李鄴瞪了他一眼,“所以要你們加大賑濟,不要有饑民出現,還要大量宣傳,朕以為,只要不是餓得不行,農民不會偷盜鴨子!”
“微臣明白了!”
李鄴又對另一名輔相張鎬道:“朕最擔心大旱後必有大水,要求各地官府提前做好防洪準備,把各地低窪處的人家都遷徙出來,要動員農民開始保護良田,一旦被洪水泡過,良田就毀了,沒有幾十年時間,土壤恢復不了肥力。”
張鎬被緊急任命為河南道安撫使,全權負責抗擊災情,張鎬上任就雷厲風行組織賑濟抗災,一個多月來他吃不好睡不好,人瘦了一大圈,他都默默承受了。
張鎬躬身道:“陛下說得對,微臣會動員一切力量進行洪水防災!”
這時,幾名滅蝗的老農民被領來,他們跪地參拜天子,李鄴擺擺手道:“幾位老丈免禮!”
幾名老者站起身,李鄴又問道:“現在災情嚴重,幾位老丈最害怕什麼?最期待什麼?你們不要有顧慮,儘管對朕說實話!”
為首老者道:“陛下,我們最害怕就是沒糧食捱餓,現在大家都在收拾東西,如果有一天賑濟糧食沒有了,我們就只能去南方尋找活路。”
另一名老者也道:“誰都不想離開家園,可真到了那一天,也沒有辦法!”
李鄴點點頭,“那期待呢?”
為首老者道:“我們聽說官府從外地組織鴨子參加滅蝗,我們天天盼啊!脖子都盼酸了,這是我們最大的期待。”
眾人七嘴八舌,都在盼望滅蝗鴨大軍到來。
李鄴把幾名老者送走,他語重心長對張鎬和幾名官員道:“所有的重中之重就是賑濟災民,只要災民穩住了,不形成流動饑民,他們就能在家門抗擊災害,就能把所有災情損失降到最低。
朕已經下旨從河湟谷地調派五十萬石小麥過來,又從新羅調來四十萬石糧食,從江南再調三十萬石糧食,這樣就有一百二十萬石糧食,應該可以把災民穩住。
江南那邊也在調十萬只鴨子參加滅蝗,河西和河東將調三十萬頭畜力過來,張侍郎,所有的糧食物資朕都給了,剩下的就是人的問題,朕賜你上方天子劍,任何官員膽敢趁機中飽私囊,或者不作為,你有權直接罷免,罪行嚴重甚至可以公開斬首示眾,以儆效尤!”
張鎬心中激動,鄭重表態道:“感謝陛下支援,臣絕不辜負陛下重託!”
李鄴又對內衛副都統劉武通道:“調三千內衛到中原協助張侍郎,聽從張侍郎指揮,監視各地官員,有什麼情況不要擅自做主,一定要稟報張侍郎,由張侍郎決定!”
劉武通躬身道:“卑職遵令!”
李鄴巡視了汝州,又去了許州和鄭州,掉頭回洛陽,這才結束巡視,返回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