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深刻,給我看看吧。”張羅夫說道。
“就是,給孩子看看,能有什麼問題?”鞏杉也幫腔道。
江夏無奈說道:“行,看看。”
當天,江夏在酒店,看了看張羅夫拍的《頭文字D》。
張羅夫的基本功比江夏紮實的多,從整個片子的節奏上就能看出來,非常穩健,穩健到一個臺詞都沒出錯。
“太穩了。”江夏說道。
張羅夫有點拿捏不輕江夏的意思,求助一樣看向鞏杉。
鞏杉道:“是太穩了,情緒調動不積極。”
“情緒?”張羅夫有點不解。
江夏給他解釋道:“你看,我給你的臺詞中,這裡有一場衝突,是阿木跟拓海的對話,是說夏樹的事,然後呢?我後續安排了倆人打一架,你也這麼拍了,但張力不夠。”
“張力不夠?”張羅夫依舊有些茫然。
鞏杉在一旁解釋道:“他解釋不明白,我給你說吧,你這裡應該加點細節進去,比如阿木的面部特寫,罵罵咧咧的情緒,好心當成驢肝肺那種不爽。你沒有加進去,只是打完架就分開了,後面阿木再打電話道歉,就顯得平淡了許多。”
“哦。”張羅夫恍然大悟。
江夏說道:“類似的還有幾個地方,都是你強行在追求完整性,把細節忽略的厲害。”
“那我新增進去?”張羅夫問。
“隨你。”江夏道,“第一次拍電影,能拍到這個程度,相當不錯了。”
“是嗎?”張羅夫嘿嘿道,“還是劇本好。”
“如果票房能過四個億,我給你續集劇本。”江夏說道。
張羅夫驚訝道:“還有續集?”
“你看看最後一句話,怎麼會沒續集?”江夏笑道。
張羅夫對電影已經爛熟於胸,想到最後一句,是藤原拓海打電話給高橋涼介說:“你的車隊,我加入。”
“續集是車隊的故事?”張羅夫問道。
“還沒想好。”江夏說道,“反正只要票房超過四個億,我就給你續集的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