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章我想拍一部電影
仝睿在《浮誇》這首歌上,沒有多少意見,整首歌都是江夏的意見。
這首歌,江夏也只是唱過兩遍,沒有多唱。
他也不知道江夏具體如何來演繹這首歌。
如今,看到江夏最後的嘶吼和吶喊,看到全場上萬人跟著歇斯底里的嘶喊,他似乎明白了江夏把這首歌叫做《浮誇》的原因。
伴著江夏最後的一個音,舞臺的煙火之下,江夏也從舞臺上消失。
《浮誇》之後,江夏就結束了演唱會。
沒有跟歌迷告別,在《浮誇》之前,江夏已經告別過,就是為了這首歌之後,在最強的餘韻下,離開。
歌迷們也似乎忘記了第一時間喊“安可”,所以等部分歌迷想起來的時候,時間已經過了太久,此時再喊,就顯得對江夏不尊重,以至於等在後臺,隨時準備上場的他,沒聽到“安可”聲,還很驚訝。
沒返場,江夏也很高興,至少演唱會圓滿結束了。
一些被邀請來的香江明星們,也來後臺跟江夏見見面,敘敘舊。
網上,此時已經被《浮誇》刷屏了。
江夏的表現和歌詞,前後對比,最後的吶喊,相當震撼人心。
哪怕是在現場那麼嘈雜的情況下,一段段的影片,依舊在網上引發了巨大的反響。
大螢幕中的歌詞,也被人整理出來,配合著影片,更顯得震撼。
當江夏甩下那黑白色外衣時,當江夏顫抖的嘶喊時,當江夏最後跪倒在舞臺上時,看影片的人,紛紛遺憾自己怎麼沒去看這樣一場演唱會。
光看影片都這樣震撼,傳聞中江夏影響力十足的現場,又得是多麼震撼?
納蘭胖德評論說:“我頭一次後悔,沒去香江看這樣一場演唱會。從影片裡不難發現,最開始大家還在歡呼,但隨著教主的歌聲,逐漸安靜下來,歌詞太扎心了。可等到最後,教主爆發出來時,大家彷彿壓抑了許久爆發,這就是教主的現場影響力,不自覺地會被帶入其中。要知道,這可是新歌啊……”
納蘭胖德強調的非常關鍵,這可是一首新歌,在現場演繹的情況下,能讓萬人演唱會的觀眾,連著改變情緒,怕是也只有江夏能做到。
“跪了!”
“江夏這首歌聽的雞皮疙瘩起來了。”
“教主最後的嘶喊,聽的我心裡發毛。”
“浮誇嗎?好聽。”
“我更喜歡聽前面的那些,最後,不敢聽。”
“炸炸炸!”
“已經搶到魔都演唱會門票,哈哈哈哈。”
“樓上高興太早了,魔都可就沒這首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