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趙程這種老謀深算,喜怒不形於色的老狐狸走的是不一樣的路子。
春日宜農耕,在這個生產力不發達的時代,農業至關重要,即使兩方打的不可開交,到了春天,都得停戰,務農桑,這關乎著秋天收穫時有沒有足夠的糧草支援前線打仗。
天下十年征戰,平陵城十年休養生息,開荒種植,又有沈卜芥搞出來的科學種田法,提高了糧食產量。
不管是什麼時代,太平盛世也好,烽煙四起也罷,有一種人,只要有足夠大的利益掛在前頭,不管是刀山火海,還是懸崖深淵,他們都願意把命拴在褲腰帶上,掙銀子!
這種人,就是商人!
這些年來,平陵城是來往客商最喜歡的地方,北方的毛皮牛羊,東方的茶葉瓷器,到這裡都能賣出好價錢,而從這裡買進的糧食,運送到東方更是能賺好幾倍。
商路剛開始的幾年,商貿還沒有現在這麼繁榮,天下大亂,流民賊寇不計其數,你要運個什麼,不僱傭一些像樣,舔過血的護衛打手,還沒走到目的地就被人搶光了,身家性命能不能保住另說。
當付出和收穫不成正比的時候,就很少會有人願意冒風險,直到平陵城自行組建的商隊從平陵城出發,往東方而去,一路上流民山匪遇到不少,這些人卻像是如有神助,無論多危急的情況,都能化險為夷。
反而是惹了他們的人,處處受災,喝個涼水都塞牙。
這種事情一次兩次還好,次數多了以後,不免覺得平陵城是否真的有神明相助,這個時代的人們還是很相信神鬼之說的,對鬼神保有敬畏之心。
漸漸地,這條商路也就發展起來了,附近的流民賊匪都知道來自平陵城的商隊不能劫掠,否則會受到神明的懲罰。
口口相傳間越來越邪乎,不管怎樣難聽好聽的名聲,反正那些見錢眼開的商人是不在乎的,只要能賺錢,別說是神明的使者,就是魔鬼得侍從,他們也照樣做生意。
平陵城也自此被稱為神明眷顧之城,許多活不下去的百姓都紛紛往這邊逃難,平陵城如今已擴大了好幾倍,商業的繁榮帶動了平陵城經濟的發展,百姓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滋潤,臉色紅潤,兜裡有錢,從大祈各地流通來的貨物更有市場了。
這是個良性迴圈,百姓有了錢,平陵城的官方代表趙程趙將軍自然也賺了不少,有了足夠的銀子,就要開始著手挖溝,建壩,修路。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一點也沒錯,沈卜芥她們逃荒入平陵城,是翻越了好幾座大山才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