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勝國,太安城,太和殿。
金色,是這座大殿的主色調,但金碧輝煌四個字,遠不足以描繪其壯麗。
大殿的地面,共用四千七百一十八塊二尺見方的金色大磚鋪就而成,九九八十一根三人合抱粗細的漆黑立柱支撐著這座大殿,每九根立柱之上便盤旋著一條長達九丈的金色巨龍。
細看之下便可發現,每條金色巨龍身上,全都點綴著拳頭般大小的夜明珠,使這座大殿,哪怕不需日照,依然亮如白晝。
大殿穹頂正中處,九顆碩大龍首怒目而張,猙獰的巨口衝著穹頂之上那顆巨大無匹的夜明珠,作勢欲撲。
說起大殿內的九龍一珠,倒是有些講究。
此乃九龍分水局,相傳東勝建國之初,年年災害,太祖皇帝請來萬龍寺一眾高僧唸經做法,以求上蒼保佑,和尚唸了七七四十九日的經文,太祖便落了七七四十九日的淚。
可是,不行啊,沒用啊!
太祖痛心疾首地看著各州郡每日報來的日益增加的傷亡人數,這些,都是他的子民啊!
最終,沒了辦法的太祖皇帝不顧全國上下反對,親自前往北周境內,太恆山上,在那高聳入雲的山巔之處,太上仙君神像前,苦苦跪了七天七夜。
正在太祖皇帝即將撐不下去之時,忽聞仙音自天上來,於太祖皇帝耳邊炸響“心存邪僻,任爾燒香無點益;持身正大,見吾不拜又何妨”,太祖驀然抬首,忽見仙人自九天之上,騰雲而下,扶頂授機。
下山回國之後,太祖當即命人修了這座大殿,賜名太安,殿內設九龍分水局,鎮八方安泰,自此往後,東勝國內風調雨順,少有災禍。
此刻,太和殿內,文武百官分列而站,皆是一臉肅穆地彎腰低頭。
只因那九級金階之上,兩扇雕著雲龍紋的大屏風之前,盤繞著九條金龍的華貴大椅之上,頭戴九條五彩繅,共呈黑金二色冕旒,使人看不清面目的那個人——東勝皇帝曹懿!
要說曹懿頭上的這頂冕旒,還有個東勝國人人皆知的趣事,原本身為東勝天子的曹懿,冕旒下懸掛應是十二之數,九條五彩繅——只是親王規格。
可當曹懿登基之日,大內總管給他拿來上系十二條五彩繅的冕旒之時,曹懿接過冕旒一把扯去其中三根,放言道:“如今天下三分,像朕這種‘天子’,世間還有兩個,這冕旒,朕無顏帶之,待朕平了天下,橫掃西楚北周之後,便是重戴這十二繅冕旒之日!”
不管是惺惺作態,還是裝腔作勢,至少,曹懿繼位這數十年以來,這項宏願,他已經做到了一半。
“陛下,江信承蒙陛下厚恩,賜其鎮軍大將軍殊榮,命其為我東勝鎮守邊關,誰料江信此人狼心狗肺,實在是有負皇恩!
臣這裡共有鎮軍大將軍江信十條罪狀,其罪一:翫忽職守,身為邊關守將卻不身在軍營,北周軍隊衝關之時,竟然還在府邸與妻室纏綿;
其罪二:御下無能,我東勝堂堂四十萬邊軍,竟然被這區區五萬破虜衝關而入,導致我邊軍十萬將士命喪當場,險些釀成大禍,此事皆因江信平日裡放縱之故;
其罪三:勾結北周,那五萬破虜本已被關進我東勝境內,只待援軍一到,頃刻間就能將其剿滅,江信卻私自開啟城門,此行為無異於放虎歸山;
其罪四:私吞糧餉……”
大殿內突如其來的斥責聲,打斷了曹懿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