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爬爬停停,卻只是小憩,未曾再去過旁邊樹林的亭子。據說從最下層到最上層,一共有九座亭子,取其九九歸一之數。
等到了第7個亭子附近時,老太太已經不行了,也不想浪費時間。吩咐婆子,叫來坐蔸。在老太太的堅持下,夢語也就和太太一起上了坐蔸。經歷了爬階梯時的辛苦,當夢語坐在坐蔸上時,才真正覺得,社會最底層的勞動人民最光榮。自己爬已經是那麼辛苦了,現在兩個年輕力壯中年人,要付出多少的力氣,才能如此穩妥的到達山頂。
一路過來,都未曾看見威武侯府的人,想必她們在第五座亭子的時候,就直接坐了坐蔸上去了。
慢慢地,階梯越來越平了,看來是快到頂了。在一面平整的青石磚鋪成的地面上,坐落著一座氣勢磅礴的門牌。上寫:“水明寺”。
老太太在前面拍了拍坐蔸,蓮蓉立刻吩咐壓轎。後面太太和夢語所坐著的坐蔸也自動的停了下來。
夢語站在地面上看著眼前這個門牌,古老而莊嚴。越過門牌,還是一層一層的階梯,想必這段路,必然是要親自去登,才能算有誠意了。
老太太看著一臉新奇的夢語,笑著說道:“你一直都未出過門,所以也未曾來過這座廟宇。這座廟裡的香火,從前朝起就已經是相當旺盛了。雖經歷了改朝換代,但是還是很多達官貴人來此祈福,據說只要親自從山底爬上來,菩薩肯定是會顯靈的。”說著,又道了句“阿彌陀佛”。
夢語邊聽老太太訴說著這廟宇的歷史,邊和太太一起,一左一右地攙扶著老太太走上了最後一層階梯。
金碧輝煌的大殿出現在夢語眼前,如來佛祖正面對著正大門,一股浩然正氣撲面而來。殿前有一隻巨大的香火鼎,即使今日未曾有平民上山祈福,但是鼎中的香燭還是旺盛著。想必光光是每戶女眷所上供的香火錢,就已經足夠這整個廟宇正常運轉的了。
從前,每年的大年初一的前一天半夜,外婆都會帶著小若開始攀登她們家附近的一座山,半山腰上有個水雲洞,再上去,就是一座小廟。那晚,都會遇到很多人,都會在凌晨前到達山頂。當時間到達0:00時,廟裡的和尚會敲響大鐘,然後小若和外婆就會隨著眾人一起,高舉香,向著東南西北各個方向三拜。拜過後,就會下山吃一碗長壽麵。小若跟外婆相信,只要心誠,佛祖定是會保佑她們的。
老太太和太太站著雙手合什,拜了下去。夢語想起從前跟外婆一直上香的事,眼圈不自覺的變紅了。她在此時此刻,誠心誠意地祈禱,希望外婆投胎轉世去個好人家,從此母慈子孝,安安樂樂。
老太太看見夢語眼睛通紅,以為她想起了她那過世的母親,摟著她的肩膀,抱進懷裡,說道:“好孩子,不哭,你母親看見了必定也是要傷心的。以後,有祖母陪你。”
夢語聽見這樣的話,更是傷心的一發不可收拾。勸了好一會,夢語才從激動的心情中走了出來。
走進大雄大殿,如來佛祖居中靜坐蓮花座上,微睜開眼睛,微笑地看著各地前來參拜的信徒,慈祥而莊嚴。如來佛祖的左邊,是一位騎著青面獅子的文殊菩薩,代表著智慧,表示對佛法的大解;右邊,是一位騎著六牙白象的普賢菩薩,代表著紮實穩重,表示對佛法的大行。環顧四周,大殿兩側還供奉著十八位形象鮮明的羅漢,有的慈眉善目,有的青面獠牙,有的肌肉豐滿,有的手持武器,有的手捻佛珠,姿態自然。
老太太在如來佛祖的蒲團前,跪拜了去。太太與夢語落後一步,也拜了下去。三拜之後,老太太與太太都閉著眼睛,嘴裡唸唸有詞。夢語自從進了大殿,就覺得眼前這個大殿裡的佛、菩薩、羅漢,都在看著她。在他們眼裡,她的一切都是一目瞭然的。她的橫空出世,好似打亂了這個紅塵的秩序。
老太太起身後,走到佛祖旁正在敲木魚的老和尚身邊。芍藥取出一張銀票和一隻荷包,遞給了老太太。
老太太雙手合十,道了句“阿彌陀佛”,那老和尚也起身對著老太太小拜了一下。然後就見老太太將銀票奉上說:“這是老身供奉的一點香油錢,望大師笑納。”
老和尚也不推辭,道了句法號,接過手,說:“林老施主太過客氣了。”
老太太又將荷包遞了過去:“這個,就如同這些年一樣,在我早亡的長熄牌位前點一盞長明燈。”
老和尚接過,問道:“是否要去祭拜一下?”
老太太恭敬的回道:“以前三丫頭身體不好,也不敢讓她出門,所以也未曾來此拜祭過她的生母。託佛祖保佑,最近身體開始好轉,今日前來,一是還願,二就是帶她來給她生母上柱香,盡點心意。”
老和尚笑著點頭:“三小姐福氣綿長,必定身體健康。”
老太太聽見老和尚這樣說,笑容頓時放大:“多謝大師吉言。”
老和尚招了招手,叫來了一個圓臉的小和尚,大概十來歲的年紀,讓他領路帶著老太太一行人去蔡氏婉君的牌位前上香。
&nimi的領著路,一路上有問必答。只是問到今日是哪位貴人來此上香時,小和尚為難的說了句:“天機不可洩露。”雖然沒有得到答案,但是這可愛的小和尚這般正經的回答,倒是引的眾人哈哈大笑起來。
到了牌位前,先是太太執妾禮,向蔡氏請安叩拜。然後夢語上前,行大拜之禮。老太太對著蔡氏的牌位說道:“今日老身將三丫頭帶來了,以往是她身體不好,未能來此盡孝心。望你以後在那邊,多多保佑這孩子身體健康。”說著說著,老太太的眼睛也開始紅了。
上完了香,夢語扶著心情低落的老太太出了那間殿門。小和尚一直都在門外等候著。見眾人出來了,上來問道:“是要去廂房休息嗎?”老太太點了點頭,客氣的說道:“有勞小師傅帶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