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科幻靈異>我在三國當劍仙> 第二卷 陰陽和合 第五十四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卷 陰陽和合 第五十四章 (1 / 2)

第五十四章:虎視眈眈

何瀚文、公孫瓚、劉德然、劉備一行人從致遠先生茅舍回來已經是三日之後的事情了。

致遠先生起初並不願意招待幾人,不過在少年們逐漸展現出各自的高談闊論之後,這種觀念便迅速的改變了。他不但令小童準備飯菜招待眾人,還一再挽留幾人徹夜長談。

何瀚文字是個有傲氣在身上的,在最初他只不過是想要利用致遠先生的身份和名望來達成他的目的,在他的感官中,致遠先生不過是個古人,受制於當下社會的結構,再高明又能有什麼高見呢?

不過何瀚文終於還是淺薄了,致遠先生不但展現出對三國局勢準確的判斷,還有許多關於社會制度的考慮。他特別提出了一種官僚制度,公孫瓚和劉德然對致遠先生的這種理論不是很贊同,但劉備若有所思。至於何瀚文,他真正見識到自己的渺小,並深感這種制度的先進性,那正是九品官人法的一種粗淺的模型。

九品官人法何瀚文是知道的,它最初是由曹操創造雛形,曹操·死後,曹丕採納陳群的意見設立的。

曹操掌權期間,為了壓制門閥士族的浮華風氣,便提出了還付鄉黨,品其名位的政策,其根本是為了要進行中央集權,既要打破名門望族把持朝政的權利,又要依靠他們的勢力為國家利益服務。

而致遠先生提出的官僚制度正是一種壓制清議名士的政策,只不過它還缺少了最根本的核心,而這個核心正是九品中正制之中的中正官。

當致遠先生興致勃勃的向何瀚文介紹這種新官僚制度的時候,何瀚文便明白了致遠先生提出這種制度的初衷,並向致遠先生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負責選拔官員的官員本身就失去了公正,那麼天子便只能憑藉著自己的判斷去選拔選拔官員的官員。且不說每一任統治者是否具有這樣的才能,就算是有,難道天子就不會被那些小人和為了利益而來的人所幹擾判斷麼?”

致遠先生一時語塞,久不能言。

何瀚文便提出:“需設定“兩院”,一院考察門第、血統、品德,二院考察才能,使兩院交替互為正負,每年考察功績。合格者繼任,不合格者調任或罷免。繼任期最多為五年,五年後正副交替。如此既能依靠門閥士族的聲望和勢力,又能給真正有才能的人實現抱負的機會。同時,考察官員的部門由統治者或者丞相親自考察,以保證選拔標準的統一。依照察舉制度,各州郡只擁有推薦權,這些被推薦上來的人還必須經過學識或武藝的考試,合格者方能錄用。”

致遠先生聽了拍手稱好,並對何瀚文大為看重。臨別時,又對眾人言道:“瀚文真乃當世宏才,望瀚文匡扶漢室而興天下!”

何瀚文聽了鄭重謝過,卻小聲問道:“依先生之見,若漢室不可興,又當如何?”

致遠先生不語。

※※※

有了致遠先生的推薦信,何瀚文便像是有了投名狀一般可以去劉虞府上拜見而不會吃個閉門羹了。雖然劉虞禮賢下士,但何瀚文身為望族的一份子,這裡面的規矩實在是清楚的很。這種氛圍並不是一種做派,而是一股風氣。

不過何瀚文並不打算與士族對抗,在這個風雨飄搖的年代,貿然對抗士族可不是什麼聰明做法,一如何瀚文如此惜命而又喜歡搞事情的人,皮笑肉不笑和笑裡藏刀用起來那是拿手好戲——只要能夠從中得到好處,他可不會在意什麼臉皮。

何瀚文如意算盤打的可精明,對付士族,那一項是拉一派打一派,這叫什麼,這叫士族與士族爭權奪利,就算是失敗了,那也不會觸犯眾怒;他若是真振臂一呼,搞什麼寒門崛起,那他可就成了眾矢之的。

因此,何瀚文心心念唸的推薦信一到手,他立刻就派人打探好了“青衣幫”的情報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