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健全的官員制度為三省六部制。朱青鴻面前投影完整的官職,從朝堂到內廷一一排列。
官職表邊陳列目前的官宦人員,幾座城池的大臣皆在其列,由她心意任命。
三省六部分為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各朝各代變換,官職也有好幾個稱謂。
朱青鴻先確定固定官職稱呼,再思考誰擔任。中書省決策草詔,乃右相。門下省負責稽核,為左相。
尚書省執行,共分六部: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部下轄二十四司,各司其職。
中書省最高長官中書令,尚書省是尚書令,門下省設門下侍中。
朱青鴻將御前統領劃拉出來,獨立於三省六部外。統領一左一右,給方又安和蘇蕊。
每個御前統領底下設十二禁衛,與兵部分開。左統領下方點入方又安,右統領為蘇蕊。
兩人各掌一支軍隊。
朱青鴻點選字,方又安屬銀甲禁衛軍,蘇蕊屬藍甲御林軍。
軍隊人數暫時不設限制。
她將視線投向朝堂官職,誰任左相?誰當右相?
晧城的技術人才歸工部。
當下人手不夠,大批官職空著。朱青鴻能安排一個是一個。
但誰擔任中書令和門下侍中,讓她犯了難。思來想去,朱青鴻最後按下一個名字。
種植水稻需拌種、育苗、插秧。
林木和田偉帶人嘗試,每日守在地裡,期盼苗快長出來。
城中沒有牛,水田只能用人力耕。好在打鐵鋪製出犁,使用工具事半功倍。
水稻正常七天出苗。
綠油油的苗子,讓百姓面露欣喜。七天後,召集大批人下田插秧。
他們捲起褲腿,在林木和田偉教導下插秧。一開始磕磕絆絆,最後越來越順手。
秧苗一排排一列列被插在田裡,一眼望去彷彿已能看見風吹稻浪。
田埂上種些毛豆,嫩豆子煲鴨別提多香。毛豆老了成黃豆,打磨成粉做驢打滾特別好吃。朱青鴻饞了。
水稻是主食,她提前預留不少田地。百姓有一陣好忙。
雞舍邊挖出池塘,掘支流引水。
方野管雞舍做的不錯。
朱青鴻把鴨子的管理同樣交給他,餵食喂水,建造鴨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