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和顏悅色道:“好!晟兒你近前來,近些日子不見,朕甚是想念。”
穆晟聞言上前候在皇帝身邊道“陛下,兒臣這些年不在御前敬孝,也甚是想念陛下您,不如陛下在兒臣這裡多留幾日,兒臣想好好侍奉您老人家。”
皇帝笑道:“好!既然晟兒有如此孝心,朕就多留幾日。”
穆晟受寵若驚道:“陛下天恩浩蕩。”
此時穆晟心中一動,問道:“陛下,兒臣聽說陛下此次東巡的目的是要準備南下用兵?”
皇帝目光一閃道:“恩,朕此次東巡的目的就是在於震懾關東七國故地,東巡結束後,朕便要南下巡視嶺南四郡準備對泰沙用兵,助三目族大族長復國。”
穆晟試探道:“原來如此,如果陛下從嶺南用兵伐泰沙,那必然要借道山傀在南下攻伐泰沙一途?”
皇帝霸氣道:“我晉軍天下無敵,何需借道山傀?朕此次要把曾經俘虜過晟兒的山傀,亡其國,掠其民,拓地千里,設郡縣歸於我天朝治下,把那個什麼狗屁長生大帝也一併殺掉,小小敵酋也敢僭越稱帝,哼!”
穆晟聞言,內心吐槽道:“媽買批,我就知道這是衝著我的根據地,推高地爆水晶去的。”
穆晟趕緊上前進言道:“陛下英明神武,兒臣自佩服萬分,兒臣也覺得我天朝上國只要天兵一到,拿下眾蠻夷不過秋風掃落葉般容易。”
說到這裡,穆晟語氣一轉道:“不過,兵兇戰危,山傀雖然只是一介蕞爾小國,也擁兵精銳十萬之眾,而且長生大帝這老賊也精於戰陣,拿下他我軍不知要有多少忠魂埋骨他鄉,何況南疆山林眾多,卑溼水熱,河道縱橫,我軍善長在北方作戰,南疆用兵並非我軍之長,此番用兵,我軍雖強也要從長計議,不過兒臣確有一計可令陛下兵不血刃拿下山傀,可保我後方糧道無虞,專心攻伐泰沙。”
皇帝有些訝然道:“哦?朕到要聽一聽晟兒的高論。”
穆晟好以整暇道:“啟奏陛下,兒臣認為,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既然我軍是衝著泰沙去的,何不就重點針對泰沙王朝用兵,這山傀一族,兒臣覺得不必把他們往死路上推,這隻會讓他們拼死抵抗,以至於我軍傷敵一千,自損八百,拿下山傀實屬為不易,且與我軍大的戰略方向也有所偏離。”
“到時候真的等我軍拿下西南夷三強中的山傀,那昔族與泰沙兩強會不會因此兔死狐悲,唇亡齒寒?如果他們兩家因此聯合起來對付我朝?我朝豈不是更加被動了嗎?這戰事一起,一切順利還好,一旦曠日持久,久戰不下,萊瑪復國無望,恐怕不是父皇您想要看到的結果。”
“我們只是去幫助大族長復國,並沒有想要滅亡泰沙的打算,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兒臣以為,何不驅虎吞狼,與山傀簽訂盟約,聯合起來一起討伐泰沙,反正他們也是百年世仇,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我軍若有山傀十萬精銳相助,也不必大規模興師動眾,過於損耗民力國力,請陛下聖裁。”
皇帝似乎對公子晟有一絲刮目相看,思慮半晌,才問道:“恩!晟兒言之有理,可是山傀與我軍斷斷續續也打了很多年了,貿然講和,怕不是一件易事!”
穆晟一聽有門兒,連忙恭敬道:“啟奏陛下,兒臣願請纓為使者,去山傀面見長生大帝,動之以情,曉以利害,他必定會選擇與我軍聯合攻伐泰沙,兒臣在山傀聿城為質近兩年時間,對這個老賊心性還是頗為了解的。”
皇帝怪異的看了公子晟一眼,問道:“你小子不會真的認了這個敵酋為義父吧?否則他會對你言聽計從?”
穆晟心中一動,索性就承認了,語氣尷尬道:“陛下,當時兒臣也是為了活命才不得不出此下策,兒臣有罪,不過這次好賴憑著這層關係,兒臣覺得至少有七成以上的把握說服長生大帝站在我們這一邊。”
皇帝笑道:“好!沒事兒,大丈夫能屈能伸,認義父就認了吧!如果你能說服這個所謂的長生大帝出兵與我大晉聯合,你這個安樂侯,朕就許你可世襲罔替,傳之子孫萬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