贊禮官中謁者再次上前高唱道:“新君繼位,頒佈詔書。”
贊禮官言罷,九卿之一的奉常張熙雙手捧著詔書出列,他一臉嚴肅的來到大殿中央,當眾宣讀新皇帝的繼位詔書。
“應天順時,受茲明命,詔曰:朕即皇帝位,纂承大統,嗣繼先志。爰奉宸翰,掌印緫綬,躬行政事。時則國祚未穩,民風未治,朝綱未定,國勢未強,朕以克勤克儉,惟恪惟勉,綏靖海內,奠定江山。歷年耆艾,瑞氣隆隆,而朕惟戒惟恪,戮力圖治,以光大國威,以維護民生,以振奮民氣。今既遭大事,著繼朕登極,即皇帝位。仰賴上天垂佑,列祖貽謀,當茲寰宇乂安,太平無事,必能與億兆臣民共享安寧之福,釋服佈告中外,鹹使聞知,大統三十五年四月廿四……”
詔書大意主要就是新皇帝繼位以後要幹什麼,相當於執政之初的宣言,繼位詔書宣讀完畢,殿中贊禮官取過詔書轉身交由殿外待命的宮廷侍衛官,將皇帝的繼位詔書傳至宮外正式頒佈天下,讓全國各郡縣都知道皇帝換人了,今後就是新朝了。
眾臣在上賀表,恭賀新君繼位,由於國葬還未正式結束,賀表不便當眾宣講,只是放置於皇帝御案上,而後穆晟下得御座再次登上御輦去往宮外登高臺祭祀天地,祭告祖先太廟,新君繼位大典便正式結束了,穆晟這才算是正式上崗。
翌日清晨,穆晟剛起床出得長春宮,在宮外呼吸一下新鮮的空氣,如今他已經正式繼位,宮中先帝遺孀都陸陸續續搬離了慶陽宮,他也帶著他身邊唯一的女人,東月氏公主瑞木伊正式從東宮搬入了內宮居住。
此時瑞木伊默默來到穆晟身後,將一件外衣披在皇帝身上,穆晟轉身拉過瑞木伊的玉手,把她摟入懷裡,瑞木伊一臉幸福,順從的依偎在他懷中。
半晌後,她抬起嫀首,見穆晟一臉凝重的看著遠方發呆,問道:“陛下,你怎麼了?”
穆晟回過神來,說道:“沒什麼,只是想起了過去父皇還在的時候……”
瑞木伊聞言,以為穆晟還在感懷先帝,也就沒在多問。
不知為何,穆晟正式接班之後,他心中早就沒了繼承帝位後的興奮感,有的只是感到無盡的迷茫與孤獨,突然一下子,整個帝國的頂樑柱沒了,他從今往後卻要履行作為一國之君的職責,這讓他心中倍感壓力,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治理好這個國家,雖然眼下他說了不算,實際執政的卻是左丞相霍錚,可是他心裡明白,早晚這個帝國的指揮棒還是要交到他手裡的,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難。
這時內廷總管楊謹見皇帝在殿門口,便小跑上前道:“啟稟陛下,親政大典已經準備妥當,請陛下移駕。”
穆晟頷首道:“好,朕知道了。”
穆晟出宮後施施然登上龍輦,那個曾經他父皇才有資格乘坐的豪華馬車,馬車緩緩啟動,皇帝儀仗出得宮門,朝廷重臣文武百官的車駕、皇室宗親的車駕、護衛皇帝的中尉軍,浩浩蕩蕩數千人去往晉國舊都博城。
之所以親政大典要放在博城,是晉國在戰國前期,博城才是晉國的首都,很多晉國先王陵墓與宗廟都在博城,歷史意義很重要,以往的歷代晉國君主在慶陽城繼位後,都要在朝廷重臣的陪同下,親自去一趟博城在舉行一次親政大典,這領導班子換屆才算是正式完成。
自晉國變法後,晉國整體發生了一次歷史大轉變,晉武公時代,武公任用西陵君魏旲變法,晉國實力大漲,把當時的中原霸主宋國打的大敗虧輸,很多宋國西邊的土地都歸了晉國,晉國也終於踩著昔日霸主的殘軀躋身戰國時代一線強國之列。
帝國的心臟慶陽城原本只是宋國西境的一座軍事要塞,晉國吞下宋國整個西境後在西陵君魏旲的主持下,把晉國都城遷到了慶陽城,慶陽得以大規模擴建,才得以形成如今這般輝煌模樣,自然舊都博城只能當做帝國的陪都用。
皇帝衛隊緩緩的向舊都博城進發之中,一路上,穆晟掀開車簾看著這關中千里沃野,田地阡陌縱橫,一望無際,他心中感慨,如今田埂上還有一層薄薄的殘雪未曾徹底化去,關中百姓們就已經開始成群結隊出門春種了,那些田埂上的百姓見皇帝儀仗遠來,馬上停下手中的農活兒,跪地磕頭,直至皇帝儀仗遠去,才又開始忙自己手裡的活計。
這一路上的千里沃野,善良勤勞的關中百姓,這就是當年晉國爭霸天下的資本,在這個時代,有糧就有人,其實不僅僅是憑藉關中這個產糧區,還有三世昭武帝時代,向西開拓出來的玥支郡、甘郡、向西南開發出來的雲中郡,都是沃野千里,物產豐富的天府之國,可以說誰控制了這幾個盛產糧食的地方,這個天下就是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