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自梁國時代開國至今近八百多年,自己人倒是一個王爵都沒封過,這胡人首領個個都是親王級別,可見晉廷對胡人的重視程度。
言歸正傳,達伊氏、拔多氏與東月氏的各部首領來齊後大會正式開始。
儀式開始前,皇帝攜重臣與草原諸部親王登上檢閱臺,穆晟作為剛剛被冊封的封君也有資格上檢閱臺,沒封君以前的他是絕沒資格上去的,只有朝廷重臣和有爵位的人才能與皇帝一起上檢閱臺。
此時檢閱臺上數百號人陪同在皇帝四周,如眾星拱月般,皇帝陛下意氣風發,指點江山,好不威風。
每次盛會開場前大晉都要例行閱兵式,這閱兵嘛,一方面是為了展示晉廷的武力,也是為了震懾宵小之輩不要起異心,同時還邀請了七國舊貴族中的代表人物前來觀禮,其用意不言自明。
閱兵式首先入場的當然還是皇帝親軍,御林衛,只見他們統一騎著白馬一身銀甲銀盔刀槍如林,旌旗招展,各隊排成馬隊方陣緩緩入場好不威風,這御林衛排面是好看,但是一看精神氣就知道沒上過戰場,踢踢正步裝場面或許還行。
御林衛後邊是常駐邊疆的邊軍方陣,雖然隊伍不太整齊,但看著他們個個眼神堅定,氣勢洶洶,就是知道這些人是真上過戰場拼殺過的。
幾隊方陣後,遠處大地震顫,猶如小山一樣高大的蛟獸龍騎兵入場,龍騎人獸俱披黑色重甲,乍看去如黑色巨塔一般。
龍騎兵從晉軍的步兵方陣中緩步前進,高大的獸身讓人觀之膽寒,龍騎馭手小心地駕馭著蛟獸,這便是晉軍野戰橫掃天下的利器。
蛟獸渾身上下一層厚實的絨毛,後肢強壯無比,前肢短小,靠肌肉發達的後足前行,頭生短顎,尖牙利齒,一看就很兇悍,蛟獸渾身上下都為厚實的絨毛所覆蓋,乍一看,倒很像一隻巨型陸行鳥。
傳說中,晉軍龍騎兵人獸俱披重甲,衝鋒陷陣有進無退,衝入敵陣血肉橫飛,整個就是一個巨型坦克,觀禮臺上諸公見晉軍中的龍騎兵隊,頓時一陣騷動,七國舊勳貴見此情景似乎讓他們回想起當年中原各諸侯國被晉軍龍騎隊支配的恐懼。
穆晟在觀禮臺上也興致勃勃地看著眼前的一切,他自小生在深宮中,時常翻書見於文字描述,他也是頭一遭見著這種異世界的兇獸,著實大開眼界。
其實這蛟獸龍騎的馴養方式還是匈人教授給晉人的,這種巨獸雖然威力巨大,但馴養成本也特別高,主要就是飯量實在太大,而是吃肉的,一般人真養不起,匈人最強盛的北海達伊氏限於自身物資貧乏也就馴養得起幾百頭蛟獸,平常作戰也就湊個不到一百頭裝裝樣子,這樣就已經能橫掃草原了,各部族的蛟獸騎士普遍都是最後當殺手鐧來用的。
但是自從晉國掌握此獸馴養方法那遊戲規則完全就變了,晉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物產充沛,可不是草原遊牧部落能比得了的,這一下就直接馴養了上萬頭蛟獸,每次出戰至少能組建上千頭蛟獸騎士衝鋒陷陣。
一隊一千頭蛟獸龍騎隊集團作戰所消耗的物資頂得上好幾個大軍團的消耗,即便是晉國財大氣粗,限於後勤保障能力,晉軍龍騎隊每次出兵最多也就是一千騎起步。
晉國曆史上記載龍騎兵出戰最多的一次戰役也是兩千騎左右,再多,後勤部門就要上來罵娘了,且晉國冶煉金屬水平很高,武器甲冑更加沒得說,這就導致晉國對匈人各部落在軍事上形成了巨大的優勢,不但對匈人,對關東七國同樣如此。
晉軍龍騎兵對關東各個諸侯國來說就如同夢魘一般的存在,戰場上,晉軍擁有的龍騎基本做到了野戰無敵的程度。
蛟獸龍騎有些像後來現代化國家搞核威懾一樣,也只有在世界上排的上號的大國才能養的起,龍騎兵實在是太花錢了,持有成本過高,小國只能是望而卻步。
穆晟看著一隊又一隊的軍容肅整的軍陣透過觀禮臺,看的是心潮澎湃,如果以後有機會能指揮這樣的無敵軍團作戰,那真是不枉此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