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紫嵐拱手道“好!屬下明白。”
翌日,穆晟去太極宮辭行後,正式準備南下了。
長平君府邸前,穆晟一身戎裝與芸兒她們依依惜別後就踏上了去往嶺南之路。
此次押送糧草朝廷臨時給他加封了都尉的官銜,又派了五千多名士兵歸穆晟指揮,再加上三萬多押送糧草的民夫。
出發前穆晟帶上了門人馮韋與夏川二人,隨他去嶺南,也順便做自己的副手,夏川依舊做自己的親衛隊長,馮介暫代行軍司馬一職,相當於參謀,馮韋本身也有指揮作戰的履歷,此次帶著二人去往嶺南順便撈一些軍功好往上推一下,換個一官半職。
馬隊一路來到了鏊倉,到了這裡,他才真正見識到什麼叫帝國糧倉時,鏊倉雖說是糧庫,可實際上看上去就是一座規模不小的城池,城池外黑壓壓一片人頭攢動,各種騾馬馬車此起彼伏,塵土飛揚,便是民夫糧隊了。
糧隊一旁則是隊形肅整頂盔摜甲計程車卒,看樣子也是剛剛到這裡負責押運保護糧草的軍隊。
此時軍隊中幾名軍官模樣的人看見長平君的馬隊到場,便策馬上前來見禮。
為首一名軍官拱手道“末將參見長平君,在下南澤郡閻坤,屬該部軍候,請長平君出示調兵虎符。”
穆晟將虎符從懷中取出遞給他,閻坤雙手接過仔細觀察一番,取出另一半虎符一合,確認無誤後又恭謹地將虎符還給他,穆晟就正式成為了這支軍隊的長官了。
這就是朝廷調動大軍的規矩,如果皇帝不點頭,駐軍不見虎符,哪怕一兵一卒為將者也沒有任何理由可以調動,擅自調兵者以謀反罪論處。
穆晟看了看準備的差不多了,就大手一揮手道“全軍聽令,出發。”
五千人的軍隊在加上三萬人的運糧民夫,這幾萬人黑壓壓一眼看不到頭,乍一看到也頗為壯觀。
一路上閻坤跟長平君介紹了一下這支軍隊的主官,一共四個千人主,各領兵千人,還有一千人是歸長平君直接領導,屬於他的直屬衛隊,穆晟將此一千人暫時交給行軍司馬馮韋指揮。
晉軍構成是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二伍為什,設什長一人;五什為屯,設屯長一人;二屯為百,設百將一人;五百人,設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設千人主一人,在上一級設曲,由軍候統率,在上一級設部,下轄若干曲,由都尉統率,混到都尉就已經是朝廷的高階將領了,相當於師級幹部,在上一級就是校尉,相當於軍級幹部,就可以直接稱將軍了,在上一級就是上將軍,相當於三軍大元帥。
朝廷的規制,上將軍不常設,只有國家有大規模戰役的時候才會臨時選將出徵,將軍得勝回朝後交出兵權撤去上將軍封號,兵歸鄉,將還朝。
現在朝廷裡有將軍稱號的武官一般都是官銜,並不實際掌兵,實際上就是辦公桌將軍,手下確是無一兵一卒可用。
長期領兵的反而是都尉和軍侯一級的軍官,都尉手下有多少兵力視具體情況而定,多的時候指揮有上萬人,少的時候也就幾千人,得看戰役規模大小,還有朝廷在各郡縣具體徵調了多少兵馬。
一路上穆晟大概觀察了一下這支千人規模的軍隊,大概有一千人是全甲重步兵,手持長戈,還有四千人是半甲輕步兵構成,手持弓弩短劍,還有一部分持劍舉盾,為刀盾兵,在加上一百多人的斥候輕騎構成。
當然行軍過程中,除了貼身輕甲,士卒通常是不穿全甲的,穿那個幾十斤重的甲冑行軍那就是要了親命了,平時行軍由專人保管,臨戰之時才會著甲。
穆晟暗自點頭,嗯!皇帝老爺子對自己還不錯,這種配置已經是晉軍中的精銳了,一般押送糧草根本不必如此小題大做,三線部隊足以勝任,看來老爺子還是挺擔心他的安危。
路上走了整整大半個月,沿途郡縣也都遵照朝廷指令提前給他們籌集好糧草,大部隊到了直接裝車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