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實際上就是一部戰爭史。
因為戰爭期間產生了《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太公兵法》等眾多被奉為兵家經典的著名兵法。
這些兵*述重點各不相同,但核心的思想都是“利用一切可能的條件,創造對己方有利、對敵方不利的戰爭條件,來贏得戰爭的勝利。”
我們不得不承認無論是畫家、音樂家還是作家、物理學家,能在任何一個領域成為專家級都是需要天賦的。
而遲華和易風冷,一個小公務員、一個人類學學者,因為末世的來臨意外發現各自在戰爭領域有著非比尋常的天賦,甚至連兵書都沒正經讀過的兩人,卻不約而同的領會了戰爭的核心思想。
東北戰場。
遲華或許命中註定擺脫不了被人追殺的命運,鳳凰城同光明天堂、華夏龍城聯軍的追逃大戰已經持續了三天。
三天中,吳馭龍的裝甲旅幾乎是在時刻不停的運動之中,人歇戰車不歇,同一個地點停留絕不超過三個小時,光戰車就開報廢了十幾輛。若不是之前吳馭龍準備了充分的燃油,恐怕撐都撐不下來。
鳳凰城的裝甲車開了三天,加上後續這幾天又陸續趕來的光明天堂一萬援軍,四萬多聯軍就跟著車輪子後面跑了三天,被拖得疲憊不堪。
這期間鳳凰城還打了聯軍七次伏擊、三次反擊和兩次半夜偷襲。與聯軍相比,鳳凰城在二階強者方面佔據著壓倒性的優勢。
遲華、安安等人的每一次伏擊都讓聯軍死傷數百人,雖然每次死傷的數量相對於四萬聯軍的規模而言無關痛癢,但對於士氣的打擊卻極其嚴重。因為聯軍根本就沒有同等級的強者站出來正面對抗,完全是靠普通士兵用命在堆,下面計程車兵嘴上雖然不敢說,但心裡難免沒有怨氣。
更陰險的是鳳凰城的這十二次伏擊、反擊,其中七次是針對華夏龍城的,五次是針對光明會的下屬勢力,即便是遇上順安商行和天堂之門的下屬勢力,鳳凰城的部隊寧可選擇調頭就跑也不攻擊。
一次、兩次聯軍還沒有察覺出其中的異常,但次數多了之後各個勢力都慢慢反應了過來。豐永昌的軍隊最先發現了鳳凰城的故意針對性,但換來的卻是龍城軍隊更瘋狂的反擊,一支強大的軍隊就要有面對壓力和挑釁越挫越勇的血性。
但光明會的下屬勢力卻採取了與龍城軍隊截然相反的策略,他們故意放慢了追擊鳳凰城軍隊的腳步,磨磨蹭蹭的拖在後面。
光明會的武裝力量全是由各個勢力整合而來,一個勢力就是一支單獨建制的部隊,在面對鳳凰城針對性攻擊的時候,不約而同的都選擇了儲存自身實力。
而負責指揮各個勢力的光明特使們則選擇了預設的態度,他們也不希望自己手下的損失比順安商行和天堂之門大。
光明會的策略立刻立杆見影,鳳凰城接下來的三次攻擊全都是針對豐永昌的軍隊發起的。其中最後一次攻擊遲華等七大二階強者再一次全員出動,殺入龍城軍營,遲華拼著受傷的代價砍了豐永昌的一刀,安安燒了大半個軍營,這一次攻擊就讓龍城士兵戰死過千。
豐永昌胸口裹著紗布,面色蒼白的躺在行軍床上,周圍站了一圈的高階軍官。
豐永昌無力的抬起手揮了揮,“都散了吧,我沒事。”
周圍站的軍官一個也沒動。
豐永昌抬眼看了一圈手下的軍官,“你們有話就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