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來自兩側的山頂。
戰車頭領一看大怒,隨即組織弓箭手回擊。
然而巴軍弓箭手居高臨下,面對數倍箭矢的回擊,毫無懼色。
嗖!嗖嗖!
對射的結果,開明箭手紛紛中箭身亡,巴軍毫髮無損,只因山勢過高,普通箭矢到達山頂力道銳減,對巴軍箭手的鎧甲構不成傷害。
下一輪,又一批開明箭手湧來。
嗖!嗖嗖!
戰局不改,開明箭手盡墨。
再來,依然如此。
交戰以來,開明軍未和一個敵人正面交戰,卻損失了近百輛戰車,千餘兵士。
戰車頭領暴怒,下令停止攻擊,重新組織徒兵,手持盾牌,向山腳靠近,意圖強登山頂。
然後此舉不通,兩側山高陡峭,難以攀爬,且兵士剛一露出頭,又是密集箭雨傾瀉而來。
轉眼見,又有數百兵士中箭身亡,其餘人等任被死死地壓制在山腳。
這時,一個傳令兵來到這名頭領跟前,傳達了太尉大人的命令。
就見頭領聽後,大手一揮,所有兵士退出通道口。
不多時,又出現兩列徒兵,每人手裡拿著兩面盾牌,一面頂在頭頂,一面兩兩相連,形成兩道密不透風的盾牌之牆,沿兩側緩緩進入通道。
接著,又來了兩列兵士,手持挖土工具,憑藉盾牌牆壁的掩護,向通道里面移動。
巴軍見之,自然明白此舉用意,這是要藉助盾牌的掩護,填平通道里的土坑,以利戰車強行透過。
就在開明兵士即將靠近最前面一排土坑的時候,潛伏在半山腰的巴國精銳徒兵早已秘密下至山腳位置,突然間躍然而出,揮動短劍,向毫無準備的開明兵士掩殺而去。
噗嗤!噗嗤!
這些雙手拿住盾牌的開明兵士毫無反抗之力,紛紛中箭倒地。
同一時間,山頂箭矢齊發。
這次,齊齊射向了通道口,既阻止了開明軍的救援之路,也阻止了進入通道計程車兵後退之路。
待手持盾牌的兵士被殺殆盡,意圖填坑的兵士完全暴露對方箭矢之下。
隨即,山頂箭雨再次傾瀉而下,一瞬間收割了這些兵士的性命。
這還沒完,通道口繼續被箭雨封鎖,還在山腳的巴軍徒兵齊齊進入通道,快速收起屍體上的箭矢,在開明弓箭手發射箭矢之前,又退回到山腳。
再看這些巴國徒兵,每人身上都栓著一根繩索,一端系在半山腰的樹幹上。下一刻,這群兵士依靠繩索,快速退回到了半山腰,隱入密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