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杜軒演技再次上線,立即從位置上站了起來,邁著小短腿就衝先生跑去。
“抱抱……抱抱……”
在眾人驚愕的目光中,杜軒一邊跑,一邊張開手臂求抱抱。
就像所有的男青年面對一個突如其來的嬰兒,都給不出正確的反應一樣,那位先生正懵圈呢,剛來得及把竹簡放下,就被杜軒一把撲了上去。
被先生笨手笨腳地抱在懷裡,這貨扮出一副無敵乖巧模樣,手卻不老實起來,往先生梳理整齊的鬍鬚上一通亂抓。
“公子泮,公子泮……”
先生閃躲不及,又不敢把杜軒放下,鬍鬚和表情一起在風中凌亂不堪。
這還沒完,杜軒又對先生頭頂上包裹髮髻的那方帛巾發生了興趣,趁其不備,伸手一把扯將下來,憨萌萌地,天真無邪地把玩著。
下一刻,先生的頭髮嘩啦散開。
“啊!”
四周吃瓜群眾一通驚呼。
要知道,這是春秋戰國時期,披頭散髮示於人,不合禮儀,會被視為大不敬。彼時男子年方十五歲,即為束髮之年,得把頭髮盤起包起;年方二十歲,即為弱冠之年,得盤發戴冠。
有一出典故,說一位策士,有詭辯之能,三寸之舌可敵千軍。某日兩軍對壘,這哥們的髮髻被對手用劍挑落。生死關頭,這哥們卻停了手,“寧可失命,不可失禮”,一邊說一邊盤起散亂的頭髮。
按照當時的戰爭禮儀,他的對手得等他盤好頭髮,再戰高下。可對手不講究啊,他正盤著呢,被那人一劍給劈死了。
太失禮了!
披頭散髮的先生尊容盡失,念及帷幔背後還有三位貴人在看著,顧不得多想,趕緊把杜軒放下,慌里慌張收拾起頭髮來。
杜軒的表演還沒完,剛被放下,又邁著小短腿向帷幔後面跑去。
他的目標,鎖定了那位後宮之主!
“……親,抱抱……親,抱抱……”
杜軒故伎重演,將孃親的娘字去了,邊跑邊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