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04曙光 (1 / 3)

之前的那首《迷途》,王衡雖然沒聽過,但不難從中聽出一週目裡那個小眾獨立歌星的味道。只不過未滿二十歲的少女還沒法演繹得足夠完整,尚且有些稚嫩。

可是此刻她唱出的這一首,聽在王衡的耳朵裡就格外陌生新鮮了。

緩慢悠然的曲調,在空蕩蕩的琴行裡迴響,伴著同樣輕緩的吉他琴聲:

“我看到燦爛晚霞躲在烏雲背後,

迷霧縈繞於前後左右,

孤獨的人最害怕孤獨,

最難是勇敢往前走……”

唱完了主歌部分,該到副歌的**了。可這時,歌聲卻戛然而止。

少女的手摁在琴絃上,挺翹的小鼻子忍不住皺起:“不對,這樣就不對了……”

王衡問道:“哪裡不對?”

裴寧樂:“這首歌我想的是先唱出迷霧,就是那種憂傷惆悵的感覺,一點點把情緒鋪滿,往高處推。到最後,突然一下變得光明,鮮花綻開的樣子……”

王衡想象了一下:“你的意思是不是欲揚先抑?”

少女立刻點頭:“對啊對啊,我想的就是這樣。”

王衡:“那就這樣寫唄,難道不行嗎?”

裴寧樂:“問題是,流行音樂的模板都是這樣的。先是一個比較平的主歌,然後是突出的副歌,間奏,然後再來一段主歌,最後副歌重複,很多還要再高八度,把情緒推向最高……但現在這首歌,我想要用前面的百分之七十作情緒鋪墊,百分之十的過渡銜接,最後百分之二十到最高峰。這樣就和市面上的主流都不一樣啦。”

王衡:“那就不一樣嘛,你不喜歡循規蹈矩的吧?”

少女放下吉他,拽了拽小裙子的肩帶,面色明顯有些煩躁——有很多話想說,但一時間難以清晰表達的感覺,無非就是這樣。

她皺著眉頭想了想,說:“但流行音樂的模板是很有道理的呀!一首歌需要穿插副歌和主歌,才不會顯得單調。我就很擔心,如果我一直都是同一個模式鋪墊情緒的話,會不會讓人不耐煩……”

王衡:“那就多做兩個橋唄。”

“橋?你還知道橋是什麼啊?”裴寧樂瞪著他,目光裡透著驚異。

王衡聳了聳肩:“就是連線不同段落的音樂句子嘛,這個不難理解。”

當然,除了所謂的‘橋’以外,王衡還聽過更多的音樂術語。不過對於這些術語,他的認知程度也僅僅只是知道,瞭解一點基本概念而已。人人各有不同的天賦,就像裴寧樂很難學會程式碼中的邏輯一樣,王衡也實在弄不通她是怎麼處理那些音符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