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一怔,旋即笑道:“這話說的是!聽說半年前在貴國陛下萬壽節上,龍衛率一鳴驚人,文才武略,很是了得!”
龍少陽笑道:“王爺謬讚!若是論起文才武略,龍某在大齊不過是位列中人之上,強於龍某者,可以說多如牛毛,恆河沙數!”
“哎,龍衛率此言過謙了!”秦王李琪左首一人忽然插言道,“王爺,太子殿下,涼齊二國結秦晉之好,實在是喜事一樁。趁著今日齊國諸位俊彥在此,小人有一提議,不知當講不當講?”
只見講話這人身形魁梧,約莫四十五六歲,濃眉大眼,一臉頗有風霜之色。
秦王瞧了蕭鳴龍一眼,轉過臉來,笑道:“中郎將,本王和齊國太子殿下都是寬和之人,有什麼話,你直說就是。”原來此人是秦王賬下中郎將平靜。
平靜拱手道:“王爺,太子殿下,小人雖是武將出身,刀山火海里滾出來的,平時卻有一樂趣,喜歡搜奇尋異。敝國有一匠人,最是善於製作各類奇技淫巧,不久前製作鎖具一把,說是可娛樂益智。小人輾轉得到了這把鎖具,將其拆開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竟是難以恢復。”
秦王奇道:“哦?竟有如此奇物?”
平靜點頭道:“嗯,眼見無法復原,小人花重金讓那匠人又製作了一把,想著依葫蘆畫瓢,誰知試了幾次,仍是無功而返。聽說齊國諸位貴賓都是人中翹楚,便想趁著此次宴席之機,借齊國諸位貴賓智珠一用,將此鎖具復原如初。”
秦王急道:“哦,那還愣著幹什麼?快呈上來讓本王和齊國諸位貴賓一觀。”
“是,王爺。”平靜說罷,擊掌三下。
只見一名內侍手端托盤,自殿外走至秦王身前,躬身將托盤舉過頭頂,盤中放著兩個物件。
秦王凝神看去,只見托盤之上,左側放著一物,由長約五寸,寬約一寸,厚約半寸的六個木塊組成,十字雙交,從不同方向看去,都呈“十”字,鎖身卻沒有釘子、繩子之類東西固定。右側放著六個等長的木塊,各有所缺,凹凸不平,想是這鎖具拆開的各個部分。
秦王拿起左側那東西在手中打量一番,又拿起右側那些木塊仔細觀瞧。片刻之後,一笑道:“果然是奇物,將此物拿給席上大齊諸位貴賓看看。”
那內侍答應一聲,手舉托盤先到了蕭鳴龍席上,蕭鳴龍拿起看了看又放回原處,依次蕭元嬰、安靜思、龍少陽、祝溪冰。接著是西涼幾位陪客。
轉了一圈,有的看了一眼就搖了搖頭;有的拿過來左右觀瞧,還是放了下來;有的口中嘖嘖稱奇,卻不動手;有的忍不住試了幾番,終還是罷手……眾人心裡明白:“所謂宴無好宴,這明擺著是提前做好的局,明是請教,實則是要瞧大齊人的好看。”
蕭元嬰撓了撓頭,小聲嘀咕道:“這是什麼玩意,幾塊奇形怪狀的木塊,無孔無釘,如何拼在一起?”
祝溪冰好奇心起,叫過那內侍,拿起左側物件上上下下打量,用手一拉,發現很是穩固,放下後又拿起右側那幾個木塊,試著組合加以拼裝,換來換去,拿起放下,最終還是無奈地搖了搖頭。
秦王得意道:“大齊諸位貴賓,貴國一向物華天寶,智者甚多,不知今日可有法子,令右側這套鎖具復原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