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議。
王軾作為大理寺卿,在左都御史新人選的廷推時連個提名都沒獲得,其實他就已經放棄,也正因為知道自己跟京官做事風格格格不入,他也做好了這幾天請辭還鄉的準備。
結果在左都御史確定是南京刑部尚書戴珊後,隨後再定下由刑部左侍郎屠勳去接替為南京刑部尚書……王軾隨即被推選為接替白昂為刑部尚書的人選……
還是唯一的那個。
事情變化之快,令王軾始料不及。
我連左都御史都沒獲得提名,居然讓我當刑部尚書?
其實讓我當個刑部左侍郎我都很滿足了啊。
朱祐樘沒有直接定下刑部尚書的事情,而是先把刑部兩位侍郎的人選在朝堂上定下:“按之前吏部舉薦的名單,還有朕與諸位卿家的商議,就以刑部右侍郎何鑑進為左侍郎,至於刑部右侍郎,則以巡撫雲南、右副都御史李士實充任。”
何鑑進左侍郎在情理之中,而李士實也屬於外官派系的,本身李士實治理一方的能力是得到朝廷認可的,他才會得到推薦。
當然李士實這個人在歷史上最出名的不是他當過刑部右侍郎,而在於……他是江西南昌人,也是後來寧王之亂的軍師,屬於棺材板沒壓緊的那種,臨死之前溼了鞋。
在刑部兩位侍郎職位確定之後。
朱祐樘才看著一旁人還有點發蒙,完全不知發生什麼事的王軾道:“刑部部堂之事,就由原大理寺卿王卿家你來主持。”
“老臣……能力微薄,還望陛下另選賢臣,老臣不敢擔當此任。”
王軾也不能不識趣。
明知道自己當個左都御史都容易為人詬病,我他孃的還敢直接跳升到刑部尚書?那些被我擋住仕途的人,肯定拿我當靶子打!
朱祐樘道:“這是朕與諸位卿家詳加考議的結果,王卿家你不必推辭了。吏部早些傳信到南京,讓南京刑部尚書戴珊早些赴京到任,京師都察院事暫時由右都御史顧佐代為處置。最近南北兩京之間官吏調動頻繁,諸位卿家也要做到各司其責,收心養性用心為朝廷辦事。”
“謹遵聖諭。”在場大臣趕緊附和。
朱祐樘嘆道:“另有戶部尚書之事,明日再談,周尚書為國操勞多年,朕特允加少保,賜馬車、奴僕四人,絹六匹、白銀一百六十兩。周卿家回鄉途中要多加小心。”
讓周經致仕還鄉也就算了,居然還提醒周經回鄉途中“小心”,多少讓大臣要琢磨一下,皇帝這話到底是何意?
隨即有人想到……
周經是山西陽曲人,但到底周經回鄉也不用路過大同等危險之地,難道現在山西的地域形勢很危險,到處都是盜匪?
……
……
朝議結束之後,王軾感覺自己腦袋還在嗡嗡作響。
很多人過來找他恭喜,而他也不知該說點什麼好……提前絲毫風聲都沒收到,他自己覺得是天降尚書之職,但別人會覺得他有意隱瞞,而過來恭喜的人話語中,多少還都帶著一點酸意。
大明這幾年對於尚書之職,近乎就沒任何調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