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帝師王翦> 第一四一章 固守丹河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四一章 固守丹河 (1 / 3)

趙國丹河,原本應該是一條看似非常平凡的河流,卻因秦趙軍隊對立而略顯突出,雙方集合兵力共計五十萬大軍,而在中原地帶,丹河如果要跟大江相比,似乎顯得微不足道,但與整條河水比,又感覺那麼渺小無力。

可是,正是如此的河流眼下,丹河!在當下,居然成為了趙國,唯一的,也是最後且重要的保命之天然屏障,河水流動走向不規律以多變的聞名,如此的現象,才使得此刻的廉頗,內心安穩。

但是此時,也就是在趙國陣營,不是每位趙人都同廉頗一樣,在其配下的小將軍就不同,內心滿藏膽怯,也許有的將領是有別的想法,總而言之安耐不住自己情緒的將領們,紛紛有建議。

有副將率先建議:“大將軍,如今的秦軍遠道而來,並在丹水河以西地設下營壘,秦軍勞師動眾來到此處,對於秦國來說軍士必定疲勞,別說打仗了現在似乎連揣氣都很累,當下應該一舉殲滅秦軍”

又有謀士建議道:“當下秦軍無論是糧草,還是增援等,都需要大動干戈,才能運輸來到丹水,眼下不如出兵攻打還沒有穩定下來的秦軍,假以時日一定可以大勝而歸”

一位剛剛勝任的戰將童心建議:“大將軍,我等未必需要主動攻擊”

前兩位參謀的話語,讓廉頗不時陷入到了沉思之中,但隨後的戰將童心的話語,不時讓廉頗有所深思。

也許,在此時此刻,廉頗期待有一個人可以懂得自己的心聲,因為秦軍之勇猛,廉頗深知。

所以在廉頗的謀略之中,內心才有定數:“說本將軍想聽聽,如何不主動攻擊?”

冒然的出兵與秦國人作戰,眼下應該是秦人最想看到的,對於秦人而言,不可以拖延,秦國計程車卒們,個個都以戰鬥為自豪,只說不打仗,要是真的戰鬥起來,秦人的可是沒有一個會退縮。

秦人戀戰,愛戰,且無時無刻不再等待機會,如果趙人真要速戰,可算是中了秦人的下懷。

少時,童心而道:“將軍,丹水可以固守,而我趙國只需要派遣一特使,在攜帶黃金去魏國,遊說魏國出兵,再加以厲害說韓國,讓兩國合力夾擊秦國後方,如此以來,可以讓秦國首尾難敵”

聽聞童心的話語,廉頗不是讚歎:“小將軍如何稱呼”

“童心,天水人士”

也許童心此時獻出的謀略很一般,但是在關鍵時刻,似乎最簡單的方法最實用,而如此小將居然能夠在此時獻計。

第一可以說明童心的忠誠度,第二可以說明趙國還是新人輩出的,這讓年齡已經走向老邁的廉頗,內心感到安慰。

從栽培李牧的角度而言,廉頗此刻看見新人輩出可以說是,內心無比欣慰,但是不管怎麼樣,計策廉頗覺得可以試試,反正眼下只需要動用謀士,說不準會有用。

此時廉頗問道眾人:“誰願意出使魏國與韓國”

眼下,其實趙國目前的狀況,其他諸侯都不敢隨便插手,別提韓國了,首先說道韓國,就好不容易把火引導秦國處,自己怎麼可能再將火源收回。

再者,趙王丹對韓王的多次無理,迫使韓國反倒求助秦國,所以現在趙國有困難,韓國不反著給趙國一下就是好的,還要求救?簡直是可笑至極。

再提到魏國,魏國內亂之時,趙國有藉機會侵蝕土地,如今可以落井下石,還不多踩幾腳才怪。

當然趙國可不是如此想的,趙國覺得,天下諸侯變化無常,今天敵人明天朋友,只要是利益可以何的來,什麼都好說。

所以廉頗將童心的建議告訴趙王,趙王大喜,雖然軍中無人願意出使韓國與魏國,但是在朝中卻大不同,因為謀士之中,趙勝、藺相如、孔慧、黃琦等人,個個都是精通闡述的謀士。

如此可以報效國家,又發揮自己能力的事情,誰會願意錯過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