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承重的腳步,一代忠誠藺相如伐緩緩的走向王宮,眾所周知,藺相如為了一個和氏璧,不惜得罪秦王,準備與和氏璧同歸於盡,在眾目睽睽之下使得秦王毫無顏面,之後秦王多次刁難藺相如,藺相如直接豪言讓王與和氏璧回去,自己就算是殉國也沒什麼,可是秦昭襄王嬴稷是什麼人,對付如此氣魄,自己怎麼可以如此小氣,王者嘛,大氣蓬勃,所以乾脆借力打力放過了藺相如,當然藺相如遇見的是昭襄王,如果換以為十分較真的秦王也許藺相如早就殉國了,當然不管結局是如何,總而言之藺相如是一代忠臣無可厚非。
那麼問題來了,當大忠遇上大奸的時候,矛盾肯定參差不齊,當然忠臣猶豫憂慮國事,所以姍姍來遲,則奸臣可以討到好處,所以早早的就到了王宮等候大王,自古以來忠臣慮國家,奸臣愛自己,忠臣且多愁善感,奸臣冷血無情,忠臣往往不得善終,而奸臣則截然相反,子孫萬代享福,無論是國存還是國亡,他們總能夠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從而跨越了道德底線,無視世間的一切。
而奸臣的末日,往往會在於一位明君,只要是明眼的天子王者出現,奸臣的日子就不好過了,否則一切正義不過是過眼雲煙,好比在南宋的秦檜就是如此,在宋高宗趙構的時期,秦檜可以肆意橫行,但是在後也就是南宋最有作為的皇帝趙昚手下,秦檜的子孫就不是如此了,趙昚不光是勵精圖治富國強民,而且還為一代精忠報國的岳飛平反,趙昚在位的時候,宋朝的百姓豐衣足食十分富裕,而趙昚是趙匡胤第七代子孫,也是趙構傳位自己的養子趙昚,好比是趙光義的子孫把位置還給了哥哥趙匡胤的後人,當然宋朝作為一個大王朝可以如此延續下去,有機會平定奸臣,但是此時的趙國,卻截然不同,只不過是一方諸侯國,別說時間,就連土地也就那麼大,怎麼能夠經得起其他諸侯國的折騰,所以趙孝成王之後,能否有明君識得郭開又或者郭開後人的奸惡,這個不好說,因為其他六位諸侯國,沒有一個會錯過吞噬他國的機會,當然之後秦始皇嬴政吞併趙國,也少不了郭開的功勞所以,眼下藺相如對於郭開,其內心有一種無法形容的牴觸感。
剛剛踏入王宮,郭開就滿了殷勤:“相國好早啊”
“是啊,來的早不如來的巧,遇見誰不好,居然遇見如此之人”藺相如話後,郭開不悅。
“相國與郭開之間是否有所誤會,是不是多慮了”
“多慮?哼!看看你,一幅嘴臉,有資格跟本相論對錯嗎?”藺相如的話語句句傷人,當然此時的郭開由於辦成了趙王的事情,也不甘示弱,郭開隨時是大奸之人,但是所謀遠慮,不是一般人可以比的上的,郭開深知,藺相如的忠誠不過就是一時的,因為王者永遠愛聽阿諛奉承的話,而忠臣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會說好話給王聽,稍微懂得說幾句好話的忠臣,才能夠持久的在自己的位置延續下去,所以大忠勝過奸惡,而愚忠則被奸惡所完滅。
話又說回來,為什麼現在很多書籍都誇耀大貪官和珅,並且談論到和珅的經濟理念有多麼輝煌,深知還有人批判又或者不知從哪所闡述的話語,說嘉慶後悔殺掉和珅,雖然不知道這些理念是怎麼來的,但是首先,由於和珅的一生,使得整個大清完全生活在迷茫的霧區之中,最後導致大清帝國覆滅的,不單單是乾隆的奢華生活,更多的則是和珅的糖衣炮彈,從而使得乾隆完全喪失了鬥志,而整個大清上下,佈滿奸臣,官官靠購買,一時的經濟假虛榮,還被成為是和珅的經濟頭腦,確實說不過去,倘若人失去了最寶貴的道德,那麼一國何以威信於天下,君主怎麼可以讓百姓心服口服,所以和珅的糖衣炮彈使得大清一時繁榮,卻在清朝的骨幹之中,除去忠君能力強者,最後諸多忠臣也沒辦法,獨有靠自己的頭腦存活下去,可惜大清帝國也就逃離不了覆滅的結局。
另外一邊,其實藺相如就明白這一點,為人奸詐害人害己,損害人的利益,破壞自己的道德,而為官不守住道德的底線,就會慢慢的放縱,人都是如此,只要跨越了一條線,自然就會慢慢的放縱自己,而起初那條不起眼的線,其實就是自己的底線,可惜很多人就因底線而無法回頭,古話有云回頭是岸,只要想回頭,總會有機會,而我們要征服的是自己內心的貪婪,眼下郭開似乎已經沒有了底線,但是藺相如也知道,郭開既然能夠得到王的器重,那麼藺相如只有兩條路選擇,第一就是全力與郭開展開政治廝殺,第二就是慢慢引導,讓郭開意識到自己的奸惡會禍國殃民,但可惜郭開似乎並沒有想過回頭,也沒有把國家的利益看之為重,因為郭開可能認為,他國的待遇會比自己國家的要好,人家的爹媽永遠比自己的親戚要親一些,理念不同想法不一,所以郭開與藺相如之間,也就是從心底而看來,如同水火,絕不相容。
“郭大人很厲害嘛,連秦國太子都可以與你為伴,如此能力藺相如真是佩服佩服啊”
“相國說笑了,郭開能夠成功的讓秦國太子信任自己,這其中也少不了相國的光輝庇佑啊,沒有相國的計策,郭開一直都在默默無聞中,所以還是相國關照的好啊”郭開低頭拜會,從而感謝。
但藺相如瞬間生氣,控制不了自己的憤怒:“呸,你啊,不知道什麼是國家利益,看似對國家說服了秦國太子,實質肯定是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為自己的今後,留下後路”
回頭一幕,朝中各位大臣還沒有到來,這時候郭開直接開始跟藺相如互撕:“相國居高臨下,又怎麼懂得我們這些下官的苦楚呢,相國大人之言郭開可以不計,不計啊!”
“少給本相來這一套,本相不吃,你以為本相是大王不瞭解你的個性!”
藺相如話語少時,一句醒目的話語瞬間出現:“相國此話何意?”
不知道為什麼,此時趙王,已經早早地的來到了王宮,也是對秦國太子安國君的事情十分上心,也許是很關注郭開,但是恰巧就聽見了藺相如大不敬的話語,很多事情叫做來得早不如來的巧,而這下子可是樂壞了郭開,愁煩了藺相如。
當然,什麼叫做奸臣?表面對立從而大肆辱罵不是奸臣,只有在看似奸惡的時候,還大義凜然的說些話語,才是大奸似忠。
“大王!剛剛相國是一時失口,切勿怪罪,大王也知道相國是個直人,當初完璧歸趙的事情之上,已經提現出了相國的忠貞”郭開這個話不說還好,這一說趙王更來氣。
“怎麼?直爽是對秦王,怎麼對我趙王?直爽就直說怎麼背地裡議論,直爽就可以話語攻擊本王?直爽就可以無禮放肆!完璧歸趙確實是相國的忠,但是也因此本王讓他從大夫成為相國,本王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