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編隊歸建意味著血腥瑪麗號徹底失去逃跑的機會。
一個半小時後,瓦爾基里抵達棉布團正南3公里待戰位置。
又過過15分鐘,卡特琳娜釋出作戰指令,第一編隊從西北方向繞前,全艦隊堵在了棉布團的航線正前。
白鵜鶘號的三十二磅艏炮在這場阻擊戰中首先開炮,炮彈打在兩艘布里根廷之間,棉布團開始潰散。
艦與艦的差距,艦隊與艦隊的差距,指揮與指揮的差距……
開戰伊始,棉布傑克曾試圖用自己的數量優勢開啟前路。
17艘艦一分為二,以5艘布里根廷監視瓦爾基里動向,另包括血腥瑪麗號在內,火力較強的12艦齊齊撲向第一編隊。
法芙娜令密斯特拉和古娜號突進,相隔200米直插到敵陣中央。
二代侍神的二十四磅短程主炮在敵陣中心表現出極強的破壞力,纏鬥20分**擊傷海盜艦三艘,大破一艘。
反觀棉布傑克,雖然有更多炮彈在抵近中命中兩艦,但以小口徑為主的艦炮卻很難對二代侍神覆蓋在外的鐵甲造成有效傷害。
布倫希爾德和潔爾詩科古爾號也帶著各自的僚艦從外線擠壓上來,像鯊魚群一樣,忽近忽遠地圍剿著落單的敵艦。
開戰45分鐘,第一編隊古娜號前桅被毀,密斯特拉號艦艉中破,軍艦鳥、緋寒櫻號大破,布倫希爾德、潔爾詩科古爾不同程度損傷。
棉布傑克方面,一艘巴格、一艘布里根廷戰沉,一艘蓋侖驅逐並兩艘布里格、一艘布里根廷大破,戰力折損近半。
瓦爾基里突然從正南切入戰場,第一輪飽合炮擊就對自己對面的布里根廷艦組造成了重大損傷,一沉一傷。
棉布團徹底崩潰,倖存的戰艦向著四面八方逃散,法芙娜遣密斯特拉、布倫希爾德與白鵜鶘糾纏住血腥瑪麗,潔爾詩科古爾並夾竹桃號追擊另一艘船況完好的蓋侖型。
又30分鐘,布倫希爾德拋射鏈彈命中,血腥瑪麗主桅中斷,瓦爾基里降帆接舷。
晚6點17分,洛林一腳踹開棉布傑克的艦長室,第一次見到了這位從走私時期就與自己恩怨不斷的傳奇海盜王。
……
棉布傑克七世,或者說亞歷桑德羅.迪拉比是一個肥胖的中年男人,身高大約170公分,膀大腰圓,有一頭濃密的深棕色捲髮和誇張的足夠扎辮子的絡腮鬍子。
他的衣著整潔而華貴,以黑、藍為主色,色塊的邊沿裝飾閃亮的金線,領角、袖口找不到半點折皺。
這讓他看起來不像一個海盜,偏於圓潤的五官和下巴也不像,看不出多少殘忍,更多的是奸滑,就像個不講規矩的無恥商人。
事實上亞歷桑德羅.迪拉比確實是一位出色的海盜商人。
身為加勒比的海盜王,他最為人知的強大不在旗艦,不在艦隊,也不在無敵的搏殺術和射擊技巧,而在由他所經營的繁華黑港。
他應該是後黃金時代除洛林外最奇特的海盜王。
想當年比米尼島黑港開創了大海盜們自營銷贓的全新模式,特爾圖加港的收益一度因他斷崖式下跌,海上兄弟會險些為此一蹶不振。
然而他最終沒能開創時代,因為在他行將蛻變的關鍵時期,洛林一戰把比米尼黑港洗劫一空。
比米尼陷落之後,亞歷桑德羅.迪拉比也隨之陷入到長達數年的低谷期。
他深恨洛林,堅持與德雷克維持不妥協的戰爭狀態,棉布團在其後的海盜戰爭中幾度重創,幾度崩解,在1779至1780年間,有無數年輕海盜想要踩著他的人頭揚名立萬。
可他畢竟活了下來。
兩次結社戰爭,海上兄弟會從烏龜島逃亡拿騷,同樣和洛林有深仇大恨的黑鬍子問鼎,成為公認的海盜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