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傷員從梯道送上來,安置到戰術室裡!”
“左梯道,守衛堅決一點!現在是接舷,貪生怕死不僅會把你們害死,還會把你們的同學和同事一起害死!”
“無可避!無可退!努力去想學校教你們的東西,結陣互助,寸步不讓!”
弗雷恩一巴掌捏住身前的欄杆,重重地喘了一口氣。
他的指揮位置在艉樓上二層的戰術室前,原本是卡特琳娜的提督指揮位。
接舷開始後,因為戰術放棄了前甲板,卡特琳娜主動把這個指揮位讓出來,帶著自己的指揮團隊遷去艉樓的上甲板指揮火槍隊併兼顧整個編隊,這裡才成了弗雷恩的指揮位。
大艦隊中,指揮艦的艦長從來都不屬於被人羨慕的職務型別。
艦隊指揮體系會長長久久地壓在艦指揮體系的頭頂,就像陸軍作戰時,戰區司令把自己的司令部安置到前敵指揮官所在的山頭,既然雙方看到聽到都是一樣的,戰區司令當然就能輕易地把前敵指揮架空成路人。
雙方的關係該如何協調?
陸地有廣闊的空間,戰區指揮、前敵指揮、師一級、團一級、連一級,一級級的指揮部往往會在空間上開啟距離,相隔從30公里到1公里不等。
高階指揮體系遠離前線還有另一個好外,指揮官能夠儘可能“理論”地指揮戰爭,輕易不被“感性”“同理”“衝動”“熱情”這一類戰爭中的貶義詞所左右。
然而船上肯定沒有像陸地上這麼富裕的空間,身處在同一艘船上,指揮官能做的只有自我約束。
卡特琳娜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好,無論是先前的海戰還是現在的接舷,她都真正做到了不干擾弗雷恩艦長的指揮。
就算對亞爾薇特有所期待,她也會把命令直接傳達給艦長,且無論艦長執行與否,都不會強行干涉。
僅從這一點來說,弗雷恩對今天雙方的合作能打出滿分。
確實是……僅從這一點來說……
繼狼狽的海戰之後,亞爾薇特號又迎來了一場同樣狼狽的接舷戰。
弗雷恩知道他的船員們盡力了,這些年輕人表現得勇敢而無畏,也表現出互助和友愛的美德。
但他們在場面上依舊節節敗退。
一個照面就丟掉左舷,致使敵人輕鬆接舷,過份順遂的接舷又讓敵人能把大量的人手投入甲板,發起鋪天蓋地的攻勢,很快就掌控了除艉樓外船上所有的外部空間。
幸虧有艉樓上的火槍隊。
這支被弗雷恩視作寶貝,由一半老人和一半新人組成的精銳每每及時發起掩護,雖說因為那些該死的皮盾無法大量地殺傷海盜,但總能在關鍵時候救下受傷的船員,讓弗雷恩能組織起有效救援,至少已經救下了40個人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