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5年1月7日,蘇丹國首府馬斯喀特外海面。
瓦爾基里的作戰室裡橫置著一幅地圖,是新繪的地圖,細節標尺皆不清晰,但輪廓分明,註解詳細。
洛林的大手正拍在地圖上。
“最終作戰會議。”他對艙裡的所有人說。
“在會議開始前,讓我們先誠摯地那位感謝衝動且天真的迪拉曼王子殿下,全靠他在那些願意為他背逆蘇丹,慨然赴死的將士之間選擇了233名親信,我們才能從被拋棄的勇士中遴選出願意合作的背叛者。”
“他們彌補了我們的軟肋,原本蒙著迷霧的馬斯喀特已經向我們摘掉了面紗,她就在這。”
洛林直起身撿起教棒,在地圖上畫了大大的一個圈。
“這就是馬斯喀特的城防圖,三面環山,一面靠海,包括了貴族和自由民,全城人口不足萬數。”
“馬托拉港是馬斯喀特唯一的港口,共12條棧道,23個泊位。”
“北區軍港佔據14個泊位,常駐有蘇丹巴加拉衛隊,配置中型巴加拉艦13條,大型1條天賜蘇丹號。”
“不過這支號稱阿拉伯最強大的海軍已經覆滅了。”
“前天,迪拉曼王子親自為我們送來四條,昨天,海軍大臣曼澤裡元帥為我們送來九條。現在港口中只剩下那艘68門的天賜蘇丹號,然而蘇丹不會駕船,她原本的艦長曼澤裡元帥正乘著向陽花號,準備為祖沃港的建設添磚加瓦。”
“馬托拉港還佈置有12個岸防炮臺,共計24門重炮,18門近防炮和6個火焰噴射器。重炮射程2700,射速3至5分鐘,近防炮射程1200,射速1分鐘。”
“好訊息是馬斯喀特所有的火炮都沒有發射開花彈的能力,壞訊息是以我們現在的兵力,哪怕沒有開花彈的威脅,我們攻陷碼頭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
洛林的話引起了軒然大波,克倫、亞查林、皮爾斯和弗里曼尼都有發言的意圖,但洛林沒有給出任何回應,只是自顧自說。
“接著是陸軍。”他的教棒在地圖上輕輕地點,“蘇丹國是阿拉伯地區傳統的海權強國,既然以海權為重,他們自然不會有太強的陸軍傳統。”
“馬斯喀特的駐軍有兩支,國防衛隊是葡萄牙血統,擲彈兵配置兩個團,駐地分別是建在海灣南北的米拉尼城堡和賈拉利城堡。”
“這兩座城堡是1588年葡萄牙統治期間修建的,選址於濱海峭崖,易守難攻,而且與港口炮臺互成犄角。峭崖上同樣修有炮臺,城堡上配有陸炮,總計每堡24門,14門岸防,10門陸戰。”
“蘇丹衛隊是土耳其血統,重灌擲彈兵一個團,轄兩營,16連,獨立的炮兵連,總編制2000人,駐紮在王宮,據說忠心耿耿,只服從蘇丹的命令。”
卡門的眼睛第一個亮起來:“蘇丹衛隊忠心耿耿,也就是說……”
“那就是我們的突破口。”
洛林的教棒橫移,最終定格在米拉尼城堡的位置。
“我們的合作者之一,被拋棄者哈薩迪上校與國防衛隊一團的團長哈薩迪將軍是親兄弟,兄友弟恭,相敬如賓。”
“上校對王室失望透頂,願意說服將軍倒戈。但他要求我們在戰後保證哈薩迪家族在馬斯喀特的生命與財產安全,保護他們一直遷移到內阿曼地區的尼瓦茲城,接受阿曼伊瑪目的庇護。”
“但是,我拒絕了。”
洛林的表情非常愉快,似乎做了一個了不得的英明決定。
“我查閱了蘇丹國的地理圖,也諮詢了我們的合作者,發現從馬斯喀特出發,無論是向西南到尼瓦茲還是向西北到蘇哈爾港,距離、路況其實都差不太多。向蘇哈爾還能借助海運,能有效減少哈薩迪家族搬家的損失。”
“我認為正義的夥伴不該在做出正確的決定後背負恥辱,不應該被打上賣國者的標籤,應該得到尊重和回報。所以我建議他去統治蘇哈爾港,請他的家族統治資源富饒的巴提奈地區,成為那些金銀和鐵礦的主人。”
“雖然,那裡的礦工現在還很困苦,還在用相當原始的手段,冒著生命危險來滿足統治者的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