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莫雷屈服,洛林怎麼也想象不到聖卡洛斯真正的面目。
在混亂與秩序交纏的表象之下,她的本質居然是一座易守難攻的軍事地堡。
據莫雷說,民軍軍營是聖卡洛斯最早被建立起來的堡壘,佔地僅有現在這座要塞的八分之一大,之後才陸續擴建了西城區、湖畔碼頭、教堂和水門。
這裡是米斯基託人地地盤。
誰也不知道在茫茫的雨林當中究竟藏著多少土著野人,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會像野獸一樣發狂,更不知道憑著有限的火槍和大炮能否把他們嚇跑。
簡單的原木城牆無法為駐守在這裡的西班牙人帶來安全感,他們需要更好的防禦,更安全的居所,尤其在這裡成為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商貿樞紐之前的那一段時光,格外需要。
格瑞那達為他們提供了不遺餘力的協助。
總計超過五千個奴隸以休整西城區,擴建集聚地的名義被輸送到這座要塞,在民軍營的地下建造起一座堅固的,號稱永不淪陷的六角形的地堡。
這就是聖卡洛斯最後的防禦,聖瑪利亞福音壁壘。
聖瑪利亞福音壁壘是一座設施完備的超級堡壘。
其主體深藏在地下,大小能夠容納一個整團。堡內有三處各自獨立的活泉,每六個月更換一次儲備糧,數量足夠一千人食用半年。
深藏在堡壘中心的軍火庫貯存著三千人份的軍火和備件,有大量的彈藥,還配套有簡單的黑火藥加工作坊和鉛彈作坊,原材料取之不竭。
它甚至還為自己準備了炮臺。
六個炮臺分據六角,頂上就是分置在軍營各處的軍官宿舍。每個炮臺設定四門炮,兩門固定的舊型二十四磅陸戰臼炮,兩門配備炮車新型十二磅陸戰輕炮,既可防禦,又能反擊。
雖然有些不務正業,但洛林還是抽出時間,在莫雷的陪同下參觀了腳底的半遮掩炮臺,不僅見到了炮,還見到了堆在彈藥倉中,像山一樣高的各色炮彈。
他的心裡只剩下一個念頭。
幸好,民軍軍官們是要命的……
和平期間,炮臺備彈不備藥,所有火藥統一收納在地堡軍火總庫,炮臺裡一粒發射藥也不留。
這個全新的發現讓洛林心裡一陣陣後怕。
要是自己沒有心血來潮地跑來聖卡洛斯躲清閒,要是沒有趕上三位軍事長官的權利糾紛,沒有遇到又蠢又壞的馬拉,沒有接到破壞民軍軍火庫的任務……
他們一定會在這座武裝到牙齒的地堡面前碰得頭破血流,哪怕僥倖嬴下了西班牙人,攬海行動也會徹底喪失繼續執行的本錢。
這件事豈止是一個險字。
站在炮臺的射口,洛林面無表情地撫摸著掩蓋住炮管的炮衣問莫雷:“你確定六座炮臺都沒有儲存發射藥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