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林根本不指望自己的兩位代理船長聽得懂中文,自說自話地念了一句,翻手遞給他們新的情報。
“出海前貝爾拿到了十到十二月的百慕大巡防輪次。下個月是沙克的封鎖輪,我準備暫停輪休,只保留崗位輪替。”
他嘆了口氣。
“寒鴉號的水手素質差金鹿號太遠了,有幾個連基礎的繩結都打不利索,唯二的長處就是勇猛和不暈船。”
“雖說經過二十幾天的輪替,他們在避圓的時候已經勉強能做到勝任,但等到沙克坐鎮封鎖編隊……”
“總之你們排班的時候得考慮好值替的順序。記住寒鴉號的最佳狀態是儘可能迴避戰鬥,不是等待戰機,尋求勝利。”
二人鄭重點頭。
過不多時,美國人的護航艦從兩側貼了上來,水兵和水手們站在舷邊熟絡地打著招呼,引得往來商船紛紛側目。
在巴爾的摩,軍艦護航已經成為寒鴉號的獨特標誌。哪怕這兩個月走私回暖,港口上船隻的往來頻繁了許多,寒鴉號依舊享有殊榮,看上去不像走私犯,倒像是美國人痴迷的英雄。
不過寒鴉號也確實像英雄。
三個月來七次入港,穩定、高效,無論上帝是否青睞美國人,寒鴉號都能準時拜訪。
它壟斷著巴爾的摩的軍火交易。明明是最危險最暴躁的走私,可看過去並不光鮮的船身卻從來不會有傷痕。
它的水手雖然粗鄙,可一個個積極向上,也沒有其他船上今日不知明日事的頹喪。
不諱言地說,寒鴉號照亮了巴爾的摩對勝利的信念。在整個十三洲身陷於迷茫,找不到勝利方向的時代,唯有巴爾的摩人堅信必勝,堅信美國人會主導自己的前程。
寒鴉號當得起這樣的殊榮!
三艦並行,水線交織,大搖大擺的行跡從港灣一直深入到港區。
洛林看到美國軍艦上打出了【歡迎回家】的旗語,緊接著,船頭的水手就喊起來。
“引航對接完成,航道淨空!旗語,老規矩,三號倉!”
“左舵十度,收帆!”
“距離150,豎直!”
“水門確認,水門開啟。泊位確認,泊位良好!”
“纜繩組,泊錨組就緒!應急撐杆準備!”
“入倉計時一分鐘!”
“引航員旗語:今天的晚餐是土豆燉牛肉,酒管夠。歡迎回家,兄弟!”
“艦艏切入滴水簷,寒鴉號進倉!”
“入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