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雙亡,棄落深山,他被一個修行的道士收養,在道觀里長到十歲。
十歲的時候,江西災荒,觀中的師兄弟餓死大半,等他們的師傅也餓死了,一群孩子便離開了破敗的道觀,一路乞討到了廣東。
那是在1768年,時任廣東巡撫鍾音。
有個叫勞倫斯的法國商人意圖打通清國的貿易線,就在同行口中掃聽了一下清國的規矩,轉頭向這位巡撫發起了銀彈攻勢。
他順利贏得了鍾音的好感。
只是清國對貿易許可管束嚴格,行賄顯然不能被當做頒佈許可的理由,想要順利達到目的,勞倫斯還需要對人們作出貢獻。
鍾音的意思是讓勞倫斯挑一個小鎮,修橋鋪路,廣積善緣,再由鄉紳引薦,三請為民,他就可以順水推舟地把那張薄薄的許可遞送出去。
問題是勞倫斯不明白。
質樸的法國紳士想啊想,想啊想,最後跟鍾音說,他準備資助十二名清國有志青年去巴黎留學,學習數學、藝術、音樂和哲學,開啟民智!
神特碼開啟民智!
要不是收了勞倫斯太多銀子,鍾音恨不得當場就把這洋鬼子擒下,送到北京明正典刑。
於是乎,好戲開鑼。
鍾音以清理廣東市容為由,漫大街抓捕流浪的少年乞丐,洗刷乾淨,送入交好的鄉紳府中,再熱情地把勞倫斯引薦給那些鄉紳。
勞倫斯藉著翻譯的嘴,廢了九牛二虎之銀子說服鄉紳們交出族中的有志子弟,也就是這些被精心包裝過的小乞丐們,滿足了他志在開啟東方民智的高尚心願。
王也就這樣被送到了陌生的歐洲,那時是1769年,他11歲。
來到歐洲之初,勞倫斯尚算盡心盡力,不僅把他們送到了巴黎著名的教會學校進行為其三年的適應性學習,還熱心地為他們配了翻譯,幫助他們度過最難熬的語言階段。
三年之後,當學童們再一次見到勞倫斯時,大多已經能說一口流利的法語。
勞倫斯為他們舉辦了盛大的專場宴會,興奮地告訴他們,已經為他們辦妥了巴黎大學的入學手續,只要選好專業,他們很快就能入學深造。
學童們感激涕零,也興奮地告訴他,他被騙了。
一夜之間,王也被掃地出門,從一條連線東西方文明的紐帶,變成了擁有奇特東方面孔的巴黎流浪漢。
他沒有錢,沒有家,一個人浪跡在香榭麗舍大街,意外看到了一張廚師學校的招生通知。
包吃,包住,先學,後款。
他順利透過了面試,死皮賴臉地在裡面學習了整整一年,欠下學校十七鎊,臨走時又捲走了價值三鎊的食材和工具,以通緝犯的身份逃到荷蘭,開始在一艘艘海船上輾轉航行,希望有朝一日,能夠隨船回故鄉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