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央皇朝的歷代君王,除了戰力高強外,其品性亦是極為出眾。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每一代北央王都把這句話,當做是畢生的奮鬥目標。
北堂雄相較於歷代君王,其勤勉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自登基之時起,北堂雄便把每月一次的朝會大議,改為了七日一次。
群臣在初始之時,雖然頗有怨言,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也漸漸習以為常。
今日,是朝會大議的日子。
一大清早,帝國的官員們,便早早地等待在了宮門之外。
魏業的雙手,捧著一本書,聚精會神地看著,周圍的大臣們,無論談得、笑得多麼開心,都和他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也正是這種‘出淤泥而不染’的性子,才造就了他如今的卓爾不群。
宮門緩緩開啟,眾大臣魚貫而入。
文武百官依次站好,北堂雄姍姍來遲。
今日的議題,極為簡單,眾官員們不知道已經議論了多少次了。
這個議題是‘如何處理南蠻作亂事宜’。
每一次提出這個議題,文武百官便會爭得面紅耳赤。一派主張,應該以摧枯拉朽的武力,直接碾壓過去,不論男女老少,一概就地正法;還有一派認為,應該以和平的手段,透過談判和妥協,和平解決南蠻的問題。
有資格上殿議事的文武百官,共計三十三人。兩種方案的支持者,各有十六人。
當然,還有一個棄權的,那便是魏業。
對於這種‘無關痛癢’的事情,魏業連想,都懶得去想。
議題再度提出,金鑾大殿上,再度亂成了一鍋粥。三十二名文武百官,如同是大街上打架罵街的無賴潑皮一般,吵作一團。
魏業乾脆封閉了聽覺,翻開書本,繼續去看他的書。
吵架這種事情,實在是太無聊了。
大殿上的爭論,足足持續了一炷香的時間,而且絲毫沒有停下來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