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臉上忽然浮起一絲古怪的笑意:“你啊,呵呵,還是嫩了點兒,朕之幸也,卻是社稷之不幸也。”
懶懶地揮了揮手,李隆基絲毫沒有與群臣招呼的興趣,這些人已不再是他的臣子,而是李亨的臣子。
“回興慶宮吧,朕累了。”
說完李隆基拂袖轉身,走進了車輦。
李亨與群臣紛紛避讓一旁,讓車輦入城。
熙攘的人群裡,顧青隨著群臣緩步慢行,心中有些無聊,只想趕快結束這一切,然後回到自己家補個回籠覺。
走了沒幾步,顧青忽然被人叫住,回頭一看,卻見高力士站在道路旁含笑注視著他。
故人相見,今非昔比,顧青心情複雜地上前行了一禮。
“高將軍,蜀中一別,久違了。”
高力士的表情更復雜,打量顧青許久,幽幽嘆道:“終非池中之物,風雲際會便化龍。顧公爺,別無恙乎?”
顧青也在打量他,高力士蒼老了許多,當初顧青率軍救楊玉環時,高力士還算健壯矍鑠,可如今再見,他已是白髮蒼蒼,身形佝僂了許多,眼睛一片渾濁,像籠罩了一層永遠散不去的濃霧。
“高將軍,您老了許多,這兩年辛苦您了。”顧青嘆道。
高力士眼眶一紅,急忙忍住,強笑道:“侍奉陛下是老奴的本分,談何辛苦。倒是顧公爺,這兩年風華愈茂,與當年那位剛從蜀中山村走出來的少年完全不同了。”
顧青聽出高力士話中有話,不由苦笑道:“高將軍有話直說,太上皇對臣有知遇栽培之恩,臣一直感念在心,不敢或忘。”
高力士擦了擦淚,淚中帶笑道:“顧公爺能說出這句話,可見不忘君臣舊情,也不枉陛下對公爺的信任。老奴奉陛下旨意,請顧公爺赴興慶宮花萼樓,陛下設宴相待。”
顧青笑道:“臣這就去,高將軍,請。”
高力士連道不敢,二人謙讓一番後,同乘上顧青的馬車,悠悠地朝興慶宮行去。
…………
興慶宮,花萼樓。
久違的殿宇樓閣,久違的滿堂盛宴,只是殿內少了鶯歌漫舞,也沒有了歡聲笑語。
當年在這座花萼樓內,安祿山跳胡旋舞,李隆基長髮披散鼓以和之,楊玉環高坐明堂恣意歡笑,大唐盛世在那一刻達到古往今來前所未有的巔峰。
從那一刻以後,盛世急轉直下,跌落深淵。
關注公 眾號
史學家以安史之亂為大唐盛世的轉折點,但是在文人的眼裡,轉折點應是花萼樓內安祿山的那支胡旋舞,一曲舞罷,盛世傾頹。
生如夏花,死如秋葉,以一舞為終曲,或許更符合文人心中浪漫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