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鼓樓的鐘聲在長安城上空悠揚迴盪。
宮門大開,禁衛林立。朝臣們鴉雀無聲,每個人整理著衣冠,讓自己的儀容一絲不苟,宦官倒拎著拂塵站在宮門前,大聲宣佈諸臣工可入宮朝會。
奇怪的是,朝臣們沒動,大家都在看著顧青。
顧青也沒動,表情嚴肅地站在朝班靠前的位置,但不是最前方。按照規矩,最前方是廣平王李豫,李亨的嫡長子,李亨稱帝后,朔方軍由郭子儀和李豫一同掌兵。
李亨回到長安後,朝堂內早已有了風聲,廣平王李豫在今日的朝會上很有可能被封為皇太子。
今日是新朝第一次朝會,於情於理,廣平王李豫都應位列朝班第一人。
然而,當顧青低調地站在朝班之中時,所有人都沒動,就連李豫也遲疑地看著他。
朝班內瀰漫著一股詭異的氣息,朝臣們面面相覷,老將郭子儀半闔著眼,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樣,對這股詭異的氣息渾若未覺。
宮門前的宦官頗為奇怪,連喚了兩聲朝臣入宮,卻沒人搭理他,每個人的目光都投向人群中的那位年輕人,而那位年輕人卻神情淡定,巋然如山。
再拖延下去就要耽誤朝會的時辰了,宦官焦急地看了看天色,朝班中皆是權貴重臣,宦官又不敢催促,跺了跺腳後只好躬身肅立。
良久,廣平王李豫終於無法淡定了,走出朝班轉身來到顧青面前,含笑注視著他。
顧青急忙行禮:“臣拜見廣平王殿下。”
李豫溫和地笑道:“顧副帥,你我非初識,當年在長安時便見過幾面,今日父皇第一次朝會,顧副帥戰功赫赫,又是欽封國公,為何如此謙遜,不聲不響立於朝班之中?以顧帥之身份,足可與本王並肩。”
“臣不敢,臣只是奉旨平叛,幹了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或有微末之功,卻不可與瑩月爭輝。”
李豫笑道:“顧帥如此謙遜,倒教本王無地自容了,朝會是有規矩的,朝班中何人該站什麼位置,禮部皆有定規,顧帥若不換個位置站,同僚們可都不敢動。”
顧青直起身環視前後,見無數朝臣紛紛點頭,有幾位朝臣陪笑朝顧青做出了手勢,示意請他往前挪幾個位置,
顧青呵呵笑了幾聲,既然眾望所歸,就不客氣了。
於是顧青坦然走到朝班前列,立於李豫和郭子儀之後,排第三。
宮門前的宦官見大家終於排好了位置,於是鬆了口氣,尖著嗓子再次高喚諸臣入宮朝會。
諸臣入宮,人數眾多,浩蕩不見首尾。
雖是至德新朝,但隨著李亨回到長安的朝臣再加上關中附近的地方官員也有近千人,當然,相比當年開元盛世時在京朝臣大小近五千人的規模還是小了很多。
入興慶正殿,群臣靜立不久,宦官傳報天子駕至。
群臣紛紛躬身,口稱聖人。
李亨今日穿戴特別隆重,畢竟是都城裡的第一次朝會,長安城皇宮內這把夢寐以求的椅子,他終於坐上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