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青說完後,帥帳內眾將頓時咂咂嘴。
安祿山的套路似曾相識,好熟悉的套路,仔細一回憶,當初顧公爺函谷關外設伏不就是這麼幹的嗎?
先派陌刀營在關內正面狙敵,再派常忠劉宏伯率三萬多伏兵突襲叛軍後軍,同時截斷他們的後路,五萬叛軍在那場伏擊戰中折損過半,主將史思明被部將親衛拼死殺開一條血路才逃出生天。
沒想到今時今日,安祿山依樣畫葫蘆也給安西軍設下如此歹毒的圈套,難怪安西軍眾將覺得眼熟,原汁原味的套路嘛。
“公爺,安賊欺人太甚,居然用公爺曾經的計謀原樣算計回來,是可忍孰不可忍!”常忠怒聲道。
“確實感覺有被冒犯到……”顧青揉了揉臉頰,道:“但是憑良心說,計謀雖然是抄襲,不過同樣很歹毒,莫忘了咱們當初差點就上當,若沒打聽清楚伏兵所在,貿然讓將士們殲滅那股叛軍,如今的安西軍是何下場,你們想過嗎?”
段無忌沉聲道:“此計之厲害,在於出其不意,誰都沒想到安祿山居然還能從異族借來十萬大軍,我們的眼睛只盯著長安城的叛軍主力,安西軍若真出兵了,後果不堪設想……”
“此計雖是拾公爺之牙慧,但比公爺當初的設計有過之無不及,若我軍中計,至少折損大半兵馬,安祿山可輕鬆將大唐最精銳的一支平叛兵馬一舉殲之,從此叛軍席捲南方,安賊可高枕無憂矣。”
顧青點頭,眼神浮上憂慮。
他的格局比段無忌高遠,段無忌的目光盯著眼前的戰局,但顧青看到的卻是全域性,安祿山從異族借兵十萬,足可見大唐北方的各個部落已不看好李唐的統治,那些異族的首領或許已做出了判斷,認為大唐的江山要換人了。
安祿山成了他們眼裡的真命天子,所以要趁著安祿山順風順水之時出兵相助,將來安祿山坐了江山後他們才好提條件要好處。
不得不說,李隆基逃出長安的決定給搖搖欲墜的大唐社稷狠狠推了一把。
一個強盛帝國的皇帝被叛軍逼得逃出了國都,天下人都在冷眼看著他,李隆基的舉動幾乎等同於江山亡了一大半了,政治影響實在太惡劣,舉國上下,鄰國異族都對李唐失去了信心,縱有那些意欲出兵相助的友好鄰邦,也不得不暫停動作,靜等局勢發展。
若李隆基仍在長安堅守,北方那些異族借安祿山兵馬想必不會借得如此痛快。
朝廷和帝王的不爭氣,給了安祿山囂張狂妄的資本。
“既然敵軍伏兵打探清楚了,咱們便來個將計就計……”顧青沉思片刻,緩緩道:“總的戰略是,以殲擊敵軍伏兵為主,至於那兩萬叛軍,先留著,我們騰不出多餘的兵力殲滅他們。”
眾將一齊躬身,喝道:“請公爺下令。”
顧青扭頭看了鮮于仲通一眼,鮮于仲通捋須笑道:“顧節帥儘管發令,我蜀軍將士必遵令而行,若有不從者,老夫必斬。”
眾將人群中,曲環走出來行禮道:“末將代哥舒節帥表態,河西軍願遵顧公爺將領,不從者斬。”
顧青笑了,招呼眾將圍在沙盤邊,然後顧青挺直了腰,神情忽然嚴肅起來,帥帳內空氣陡然變得蕭殺。
“沈田何在?”
沈田抱拳:“末將在。”
顧青指了指沙盤上的唐州附近,道:“你領三千騎兵,急行軍至唐州,多帶些旌旗號鼓,與兩萬叛軍遭遇後,對其佯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