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猜忌臣子這方面,李隆基的眼光並不差,頭腦無比清醒。
猜忌高仙芝時,派了顧青過去,顧青沒讓他失望,很快架空了高仙芝,掌握了安西軍的兵權,並且指揮了一場大戰,讓李隆基長了臉。
後來又猜忌顧青,於是派了裴周南過去。
李隆基選擇裴周南這個人也沒選錯,至少目前而言,裴周南在安西走的每一步都很正確。
他對“牽制”二字的理解很深刻。
牽制顧青的權力,並不是要與顧青敵對,而是代表李隆基給顧青劃下一個範圍,不讓顧青出格,更不容許他有絲毫對君上對朝廷不忠的言行,所謂的“牽制”,便是不讓顧青手裡的權力肆無忌憚。
來安西的路上,裴周南便給自己規劃了行動的步驟。
首先要全盤瞭解安西四鎮,尤其是安西都護府所在的龜茲城,以及位於龜茲城外的駐軍大營。
其次要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以及駐軍將士們的喜惡口碑,知道這些將士們喜歡什麼,討厭什麼,如何利用監察御史的權力收買軍心,讓那些將士們知道忠於天子,而不是忠於安西之主,這一步很重要。
瞭解得差不多了以後,裴周南還需要盟友,需要建立與顧青抗衡的勢力,如此才能達到牽制的目的。
相比邊令誠隨心所欲假公濟私的暗箭傷人,裴周南無疑屬於理智且清醒的一類人,他有信仰,有毅力,還有隨時為大唐天子付出生命的決心。
更可怕的是,裴周南走的每一步都是正確且有效的。
今日他來見邊令誠,也是他牽制顧青的手段之一。
一番攻心之論,嚇得邊令誠魂不附體,他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確實辜負了聖恩,辜負了天子對他的信任。
從什麼時候開始,邊令誠被顧青潛移默化後淪為了同夥呢?
大概……便是當初賣掉商鋪後顧青給他分紅的那一次吧。
錢財動人心,邊令誠是小人,不是聖人,他無法拒絕錢財。然而眼前這位裴御史彷彿在千里之外長了眼睛似的,一眼便看穿了他收受顧青的賄賂這件事,當面說出來後,邊令誠覺得自己再無秘密可言,他已對裴周南言聽計從。
因為如今的天子信任的是裴周南,而不是他邊令誠。
裴周南若再向長安參一本,邊令誠這輩子就算活到頭了。
“裴御史,奴婢知罪了,奴婢以後再也不敢辜負陛下。”邊令誠跪在裴周南面前痛哭流涕道。
裴周南不為所動,甚至對邊令誠動輒下跪的沒骨氣舉動感到有些厭惡,微微皺眉後,裴周南道:“但願邊監軍能夠將功折罪,重得陛下信任,否則天下誰也救不了你。”
“裴御史要奴婢如何做,奴婢全聽您的。”
裴周南緩緩道:“本官上任安西之前,曾在長安打聽過顧青的底細和為人,不得不說,這位侯爺真是人中英傑,若對大唐對陛下無二心,則必為我大唐股肱砥柱之臣,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