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的信仰在大唐立國之前頗為單一,大抵是從貞觀年間松贊干布迎娶大唐文成公主和李查維王國(今尼泊爾)的尺尊公主後,佛教漸漸在吐蕃開始盛行。
尤其是文成公主陪嫁時帶去大量的中土僧人,佛經和工匠,吐蕃從此便大興土木,在境內修建無數寺廟,國內百姓開始信仰佛教。
眼前這位拉扎旺顯然也是忠實的佛教徒,不過談吐太過自信,有點一廂情願的感覺。無論任何事都能牽扯到菩薩,然後再自作主張幫菩薩發言,他覺得菩薩不會反對,那麼菩薩就一定不會反對,儼然一副菩薩駐吐蕃發言人的架勢,渾不在乎自己有沒有得到菩薩的授權。
“這些藥材能賣多少錢?”顧青若有所思道。
拉扎旺苦笑道:“只是順手帶來的,沒什麼人買便扔掉,我們主要是將大唐和西域的物產帶回吐蕃賣錢。”
顧青哦了一聲,道:“其實藥材這東西還是有人買的,你們沒找對人,如果去長安販賣,專找長安的藥堂掌櫃,或是找軍隊的司務官賣一些活血化瘀止血等藥材,很容易賣出去。”
拉扎旺嘆道:“長安去不了,大唐人不喜歡我們吐蕃人,對我們賣的東西也很嫌棄……”
顧青打量了他一番,道:“我覺得吧,嫌棄你們跟是不是吐蕃人關係不大,主要是嫌你們髒,回去好好洗個澡,換一身乾淨的衣裳,身上沒那麼重的味道,說不定就不嫌棄了。”
拉扎旺好奇地聞了聞腋下,一臉莫名:“哪裡髒了?去年才洗過……”
這個動作令顧青很上頭,立馬戰術後仰,感覺剛剛建立起來的友誼可能已經走到盡頭了。
不過顧青的話倒是並不假,大唐人並不是嫌棄吐蕃人,他們嫌棄的是所有外國人,包括但不限於吐蕃。
這些年大唐與吐蕃交戰有勝有敗,終歸是勝率多一點點,民族的自信建立在戰爭的勝負機率之上,所以大唐人看吐蕃人仍舊是看化外野猢猻的眼神,有一種居高臨下的俯視感。
沒錯,就是歧視。
無論冬夏都披著一身皮袍,帶著厚厚的毛氈帽,面板被高原的紫外線曬得如同黑炭一般,臉頰上泛著兩團高原紅,說話怪腔怪調,這樣的人到了長安,不可能被平等對待,受到歧視是理所當然的。
顧青今夜的表現很奇怪,好像突然對吐蕃人很感興趣,拉著三位吐蕃商人閒聊,從吐蕃的風土人情一直聊到經商心得,如同找到了知己一般,一直聊到後半夜,皇甫思思都忍不住打起了呵欠,顧青才意猶未盡地與吐蕃商人告別。
…………
親衛打著火把,簇擁著顧青走在回營的路上。
韓介忍不住道:“侯爺與那幾個化外猢猻聊得那麼投機,究竟有什麼好聊的?”
顧青笑道:“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安西如今最大的敵人是吐蕃,作為安西三軍主帥,多瞭解一下敵人的風土人情是必須要做的。”
“可是侯爺剛才聊的話題大多是吐蕃的物產和佛教寺廟等等,咱們要了解的也應是他們的軍隊部署和人數,還有敵方主帥的為人性格等等,這些問題剛才侯爺可一句都沒問……”
“這種敏感的話題你覺得吐蕃商人會知道?就算知道,他們會痛快地告訴你?”顧青失笑:“什麼身份問什麼問題,想知道他們的軍隊情況,抓個吐蕃將領問問不就行了,上次與吐蕃一戰,咱們俘虜了不少吐蕃將領,該知道的情報我們已經知道了,沒必要多費口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