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懷玉翻著書,淡淡地嗯了一聲。
“阿姐,你為何不去送顧阿兄?而且還不准我去。”張懷錦委屈地道:“人家還想送他去玉門關呢。”
張懷玉合上書,無奈嘆氣道:“大軍開拔,你一個女流之輩跟著作甚?被朝中御史知道顧青隨軍帶了女眷,少不得又要參他一本,領軍在外尤易招君上猜忌,你嫌他麻煩不夠多嗎?”
張懷錦嘟嘴道:“至少送出城外五十里不算過分吧,你為何攔我?”
張懷玉望向屋外的藍天白雲,輕聲道:“聽老人說,如果親朋要遠離,最好不要相送,越送越難相見……顧青與我離別多次,我從來不曾送過他,我怕……送了他以後便見不到他了。”
張懷錦怔怔地看著她,喃喃道:“阿姐,你平日那麼清冷,我甚至以為你其實只是勉強喜歡他,沒想到……”
張懷玉淡淡一笑:“我從來不勉強自己。”
正說著,外面有下人稟報:“大小姐,外面有位工匠求見,說是奉了一位顧公子的令,打造了一個物事送您,顧公子還交代說,是定情信物‘二點零版本’……”
張懷玉愣了,張懷錦重重哼了一聲,扭過頭掩飾自己又酸又氣的表情。
迅速看了一眼張懷錦,張懷玉無奈地笑道:“讓人將東西拿進來吧。”
良久,一名丫鬟捧著一面金黃色的大盤子樣式的東西走了進來,丫鬟表情怪異,見兩位小姐端詳著金盤子百思不解,丫鬟壯著膽子輕聲轉告顧公子的原話。
“大小姐,顧公子說,這面黃金盤子是這般用法……”丫鬟紅著臉在張懷玉耳邊竊竊私語。
良久,張懷玉忽然發出暴怒的吼聲:“顧青,你若回長安,必取你狗命!不要臉的混賬東西!”
旁邊的張懷錦發出槓鈴般的笑聲:“阿姐,阿姐,你不要就送給我吧!”
…………
興慶宮。
顧青領軍開拔後,李隆基與楊貴妃轉瞬便去了梨園,編導他的生平得意之作《霓裳羽衣曲》。
樂工們奏罷一曲,高力士匆匆入殿,在李隆基耳邊輕聲稟奏了幾句話。
李隆基臉色立變,失聲道:“他竟帶走了那麼多東西?”
高力士苦笑道:“是……是楊國忠批允的,糧草兩萬石,戰馬一萬五千匹,兵器更是倍於大軍人數,陛下,糧草和兵器好說,但戰馬……長安各衛的戰馬被顧青帶走一萬五千匹後,各衛戰馬已出現短缺情況,需要從外地邊鎮調撥才夠用。”
李隆基臉色鐵青,咬牙道:“楊國忠這個,這個……”
高力士畢竟心思伶俐,急忙打圓場道:“陛下,楊國忠同時還截停了戶部發往范陽三鎮的糧草和兵器,給顧縣侯的糧草兵器便是從戶部截停下來的這一批。”
李隆基一愣,很快平靜下來,神情若有所思。
“顧青這小子,心眼倒是深,不聲不響竟帶走了這麼多東西,這傢伙也是個不肯吃虧的人吶。”李隆基苦笑道。
高力士小心地道:“陛下,顧縣侯的大軍剛開拔,陛下若欲追回那些多餘的戰馬和糧草……”
李隆基擺手:“罷了,都帶出城了,追回來反倒顯得朕小氣,大唐盛世這點東西都供不起麼?”
沉吟片刻,李隆基又道:“楊國忠這人……雖說有點蠢,但該精明的時候也精明,傳旨下去,正式拜楊國忠為右相,主理三省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