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了一片樹林的代價,換來了一個死人。
而長安城外燒山林,已然引起了許多權貴官員們的關注。天下腳下無小事,大晚上燒林,火光映亮了半邊天,戍衛長安的各衛大將軍們都驚動了,紛紛派人至延平門詢問事由。
為了以防萬一,京兆府下令各坊官關閉坊門,武侯全數上街巡邏,各衛大營調動兵馬,嚴守長安城各門,斥候放出三十里外探詢敵蹤。
整座大唐都城,因為一把火而進入了緊急戰備狀態。
延平門外樹林邊,下令放火的校尉垂頭喪氣站在那具屍首旁,一名將領模樣的人正狠狠踹著校尉的屁股。
這個不長腦子的傢伙下令燒林,鬧出那麼大的動靜,整個長安都被驚動了,居然還敢腆著臉向他請功……
踹完後將領蹲下身,就著火把昏暗的光線仔細打量腳下的屍首。
屍首穿著普通的麻布衣裳,看面相居然是個胡人,鬍鬚和頭髮都是淡黃色,眼珠是灰色的,開啟他隨身攜帶的包袱,發現包袱裡面除了一些簡陋的衣裳外,只有寥寥十幾文錢。
一旁的校尉臉色有些難看了,若拿住的是個奸細或是敵人,他放火燒林一事說不定能揭過去,若射殺的是一個無辜的百姓,他可就要吃軍法了。
包袱裡沒有任何可疑的物事,將領又下令搜身,屍身從裡到外搜了個遍,也沒發現任何可疑的東西。
校尉快絕望時,一名搜身的軍士神情猶豫,遲疑地小聲告訴校尉,這具屍首身上的衣裳,手摸上去觸感似乎有些蹊蹺。
校尉大喜,急忙下令將屍身的衣裳全都剝下來,沿著衣裳一寸一寸地觸控過去,終於,在那件普通的麻布衣裳裡發現了秘密,這件衣裳居然有夾層,夾層裡面有一幅白色的絹布,絹布上密密麻麻嗎寫滿了字。
校尉鬆了口氣,渾身無力地癱軟下來,好險,躲過一劫。
將領將絹布上的字仔細看了一遍,接著神情大變,陰沉著臉半晌沒出聲。
良久,將領將絹布摺疊起來,冷聲道:“此事幹系重大,屍首和這封密信全部封存,送往京兆府,所有知情人不得外洩一字,違者斬。”
京兆府接到了燙手山芋,一刻都沒敢耽誤,府尹親自將密信送進了御史臺府衙。
御史臺接了信後,頓時也是一陣兵荒馬亂,也不管什麼時辰,楞是半夜將左相陳希烈和即將拜為右相的楊國忠從府裡請進了御史臺,眾人將密信傳了一圈後,楊國忠神情驚怒,陳希烈闔目不言。
沉默良久,楊國忠驚疑不定地道:“陳相,您看這份密信……是真是假?莫非有人偽造,惡意構陷忠臣?”
陳希烈仍是一副老好人的模樣,呵呵笑道:“是真是假,你我可說不清楚,此事幹系重大,恐怕要清擾聖聽才是。”
於是,這個燙手山芋半夜兜兜轉轉,終於送進了興慶宮。
李隆基半夜被高力士叫醒,那封密信遞到了他手上。
展開密信,李隆基臉色立變。
密信沒有開頭,也沒有署名,從字面意思上看,只是一封看起來像是賬本一樣的東西,類似於述職報告。
可是李隆基卻看出了不同之處。
如果這是賬本,那麼它便是一份能要人命的賬本。
信上詳細說著去歲冬日截止,三鎮一共添置冬衣五萬件,開採生鐵四十餘萬斤,打造橫刀長戟鉤鐮盾牌等各式兵器共計五萬餘,朝廷撥給再加上當地採購,囤積軍糧共計十萬石……
前面這些還算正常,李隆基能看出是正常的邊鎮兵馬耗費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