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人走後,許管家不捨地道:“侯爺要離開長安了麼?聽說安西戰亂頻繁,陛下為何將侯爺調任安西,唉,官兒倒是升了,如今您已是實實在在領兵的將軍了,可就是……”
對這份聖旨,許管家亦喜亦憂,都不知該擺出怎樣的表情了。
顧青展開聖旨又看了幾遍,道:“有個事我要確認一下,聖旨裡將我封了個啥?”
“啥?”許管家愕然:“侯爺沒聽懂聖旨?”
顧青瞥了他一眼:“許管家,最近有點皮啊你。”
許管家頓時老實下來:“侯爺,天子欽封您為‘安西節度副使’,賜勳號‘上護軍’,節度副使可是三品呢,勳號也是三品銜。”
顧青臉上不見絲毫欣喜的表情,反而沉著臉道:“安西節度使是高仙芝嗎?”
“是,高仙芝將軍在天寶六載破小勃律後便代替夫蒙靈察升任安西四鎮節度使,一直至今。”
顧青沉思許久,李隆基封他為安西節度副使,不得不說,一部分出自極大的信任,另一部分則是帝王術,為了平衡安西軍高層的權力。顧青沒忘記李隆基前幾日與他說過的話,李隆基直截了當地告訴他,在安西要牽制高仙芝。
顯然,自從高仙芝指揮的怛羅斯一戰唐軍小敗後,李隆基對高仙芝有些不放心了,將顧青調任安西,一則是為了讓他歷練,二則是派個李隆基相對信任的身邊人就近監視甚至牽制高仙芝,說不定過不了多久,高仙芝會被解除節度使之權,將他調回長安。
顧青手裡這道聖旨資訊量很大,上面令他率領一萬左衛兵馬充入安西軍,一則是因為怛羅斯之戰後,唐軍在西域損失慘重,折損兩萬餘,左衛一萬兵馬充入安西是為了保住大唐在西域的發言權。
二則,左衛是長安直屬皇帝的兵馬,這支兵馬的忠誠度絕對是當世最高的,李隆基派遣左衛兵馬去安西,說明他不僅對高仙芝不放心,甚至對整個安西軍都不放心了。
這位皇帝陛下晚年別的本事沒有,疑心病倒是越來越重了。
同時顧青還注意到,聖旨上允許顧青“便宜行事,自斷軍機處置”,這句話可謂意味深長。
明明一把手是高仙芝,卻允許顧青“便宜自斷軍機”,再結合給他的一萬左衛兵馬,這等於是將安西軍的節制權分了一半給顧青,一萬左衛兵馬就是顧青在安西四鎮立足的底氣。
顧青揮退了管家,握著聖旨躺倒在院子裡的胡床上,閉上眼沉思,神情很凝重。
兵強馬壯,權大勢足,可是,責任也重如泰山。
李隆基給了他足夠的權力和足夠強大的兵馬,他要的是穩定西域,讓大唐在怛羅斯戰敗後迅速恢復以往的威勢,繼續在西域諸國間保持強勢的實力,讓西域與大唐之間的商路暢通無阻。
這些任務可不是那麼容易完成的。
西域諸國之間複雜的局勢,眾多小國與大唐似友似敵的關係,以及還有兩個虎視眈眈的敵人吐蕃和大食。
如何處理和平衡西域的局勢,如何穩定安西軍的軍心,如何打通商路,如何按李隆基的授意架空高仙芝,完全掌握安西軍的兵權,每一件對顧青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