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事以後,顧青並未想過打擾別人。然而兩位故人長輩還是主動幫忙,甚至搭上了他們的臉面與人情。
傍晚時分,長安的街上仍車水馬龍,大唐初期的長安是實行宵禁的,到了傍晚城中一百零八坊的坊門便關閉了,主要是當時李家剛坐上皇位,江山並不穩固,躍躍欲試造反和宮變的人太多,到了高宗後期,社稷漸漸穩固了,長安便慢慢取消了宵禁。
至開元之後,長安已成了大唐的不夜城,每到入夜,長安城的章臺柳館,大街小巷的飯堂酒肆成為人們流連之地,權貴人家的歌舞樂伎傳出悠悠絲竹之聲,還有某個不知名的角落裡,喝醉的詩人力竭聲嘶地吼著他新作的聽著有些拙劣的詩。
這座超百萬人口的大城在任何時辰都煥發著它的勃勃生機。
左衛大將軍是郭子儀,他住在親仁坊。
有趣的是,郭子儀與安祿山竟是鄰居,兩人的宅邸都是李隆基賞賜的,順手便將二人的宅邸賞在一處,兩家一牆之隔。如今的安祿山正在平盧領兵操練,每逢年末安祿山才入長安朝賀天子,兩位鄰居見面的機會並不多。
夜幕即將降臨時,一輛樸實的馬車停在郭子儀府門前,李十二孃走下馬車,侍女欲上前攙她,被她輕輕推開,隨即李十二孃的目光朝旁邊的安祿山府邸門口一瞥,目光裡露出深深的仇恨之色。
郭府老管家早已等候在門口,李十二孃是長安民間的風雲人物,無論權貴還是豪俠,皆對她心慕不已,縱然她已年近三十歲了,仍是長安城裡粉絲眾多的超級明星。
見李十二孃下了馬車,郭府老管家迎上前行禮,笑著將她請進門內。
“大將軍早已等候多時,李娘子肯登郭府的門,郭府蓬蓽生輝。”老管家笑得滿臉褶子。
李十二孃淡淡點頭,在外人面前她總是這般淡漠。真正瞭解她的為人後,才會被她的人品與高超的劍舞技所傾倒。
管家腳步刻意快了些,為了跟上李十二孃的步伐節奏,邊走邊道:“大將軍前堂還有一位客人,也是欽慕李娘子多年的故人……”
李十二孃腳步慢了一拍:“是誰?”
管家還沒來得及答話,一行人已經來到郭府前堂,李十二孃也看清了端坐前堂的那位客人。
客人見了她不由一愣,隨即哈哈笑出聲,李十二孃臉上蒙著白紗,看不清表情,但眉眼也悄然彎了起來。
除履入堂,李十二孃首先朝主位上一位五十來歲的老者行了一禮:“十二孃拜見郭大將軍。”
郭子儀已是知天命之年,精神卻依然矍鑠,他的頭髮鬍子已有些花白,可體格健壯,每日飯量如牛,此刻大馬金刀坐在主位,彷彿一位端坐帥帳發號施令的大元帥,有虎踞之姿。
見李十二孃行禮,郭子儀大笑道:“免禮免禮,老夫與李娘子怕是五年多未見了吧?同在長安城,能見面的機會卻不多,上次見你還是在五年前的千秋節上,當時君臣共賀,天子召你入宮劍舞,李娘子劍舞之英姿老夫畢生難忘。”
李十二孃笑應了,然後才朝郭子儀的客人行禮:“十二孃拜見張寺卿。”
張九章也笑道:“李娘子風采依舊,老夫也是多年未見了。”
李十二孃忽然傷感地道:“故人已逝,心無所依。再見當年的朋友憑多感懷,爭如不見。”
張九章知道她在說什麼,黯然嘆息捋須不語。
郭子儀目光閃動,捋了捋他那把打理得很周正的花白鬍須,笑道:“今日倒是巧了,張寺卿和李娘子同一日來訪老夫,莫非你們是為了同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