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懷玉跟顧青差不多大的年紀,這樣的年紀就算有故事,也不見得多滄桑,賢相名門之後流落江湖,終歸有她不得已的理由。
張懷玉從來未曾說過她的經歷,但顧青多少能猜到一些。妾室所出,又是女孩,難免在家中被冷落,賢相的家庭難道就不重男輕女了?
點亮她人生希望的不是她的父母,反而是顧青的父母。於是她離開那個冰冷的家,漂泊江湖想成為俠女,顧青父母生前在做的事情,她想繼續做下去。
張九齡曾經在長安為相,長安故人太多,張懷玉不願去長安,顧青能夠理解。
只是,心裡有些失落罷了。
當初李白離開時,顧青也是同樣的失落,然而今日的失落,卻跟李白離開時他的失落不一樣,有些微妙的難以言喻的區別,顧青自己都說不上來。
大家都是異姓手足兄弟,同樣都是離別,為何與李白的離別和與張懷玉的離別情緒上不一樣呢?
這個問題值得思考,幸好去長安路途迢迢,有充足的時間把這個問題想清楚。
張懷玉從背後摸出兩壇酒來,顯然是早就準備好的,她一直坐在臺階上默默地等著他。
“離別不過是為了重聚,我們終會重聚的。來,今夜你我一醉方休。”張懷玉遞給他一罈酒笑道。
顧青也笑:“身邊少了你,我會不習慣的。”
張懷玉深深看了他一眼,忽然抬頭看著月亮,淡淡地道:“身邊有沒有你,我都習慣。”
“吃不到我做的菜難道你也習慣麼?”
張懷玉瞥著他:“你以為我留在石橋村這麼久,是為了吃你做的菜?”
“難道不是?”
張懷玉無語嘆息,拎起酒罈道:“飲酒吧,你莫說話了,一個字都不要說。”
顧青只好沉默飲酒。
兩人一句話都沒說,就著皎潔的月光下酒,一罈酒喝完,顧青已有些微醺,正想說點什麼,張懷玉忽然起身道:“明日我不送你了,不喜歡離別的滋味。”
頓了頓,張懷玉頭也不回,瀟灑地道:“我走了。”
說完飛身上了圍牆,腳尖在圍牆上輕點,人已消失在牆外。
顧青微醺的眼神有些惆悵,當初第一次見到她,她也是從圍牆外飛進來的。
時光未老,人已散。
…………
第二天一早,村口站了許多村民,扶老攜幼靜靜地站在村口山道邊。
顧青穿著一身尋常的麻布短衫,頭上扎著髻,看起來普通卻乾淨,手裡隨意拎著一個薄包袱,裡面裝著他的新官服,就這樣簡裝上路。
見顧青走近,馮阿翁領著全村老少朝顧青行禮。
“少郎君此去長安,前程錦繡,名動天下!”
村民們異口同聲:“前程錦繡,名動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