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是江北市大名鼎鼎的有著方一針的稱號。
傳言。
他曾經數次獲得全球醫學獎,而且在中醫方面也是尤為精通,不僅如此這方一針的祖上清朝時期曾經是宮裡的御醫,還為乾隆康熙雍正,好幾代的君主做過首席御醫可謂是家族淵博。
他們醫院可是花費了好多的功夫才把這位老爺子請來。
“方老?你確定他剛才所施展的是太乙金針嗎?”聽到方一針的話,宋景瑜也看了過來。
她一直都在研究中醫之道,偶爾時不時的還會向這位老人請教,她爺爺就是方老的同門師兄,她雖然這些年一直在國外精修西醫,但是從小生在這樣一個醫學世家耳濡目染的也知道一些關於針灸方面的醫術。
宋景瑜曾經翻閱過一本爺爺很老的書,其中有一本殘缺的醫書中就是記載的這太乙金針!
只可惜,不全!
宋景瑜記得自己從四歲記事開始,爺爺就一直經常不斷的借閱大量的藏書,甚至一些在博物館裡封存的書,只為想要補全這太乙金針,只可惜的是沒補全爺爺就去了,到現在那本殘缺的醫術還在她房間的書櫃裡。
聽爺爺說,那是一門高深的針法,爺爺他也是聽他師傅說的,傳言千年前曾有人憑藉此法救治過無數人,基本上是凡是還有一口氣的都能夠憑藉著一手針法治好。
可以說針到病除!
她答應過爺爺,自己將發揚他的精神,繼續專研補全這門針法,所以此刻他聽到方一針說出太乙金針四個字,立刻就是一顆心提了起來?
方一針好像一個世外高人一般,摸著自己下巴前的白山羊鬍子,點了點頭嘴角含笑道:“我雖然沒有親眼見識過有人施展太乙金針,但是我可以無比的確信這就是太乙金針。”
看到宋景瑜依舊不解。
方一針繼續道:“你剛才注意他下針的手法了沒有?僅僅在眨眼間,我們甚至看都沒看清楚,他已經把針清楚無誤的紮在了病人的身上,你知道我們中醫行針最重要的是什麼嗎?”
“快!準!穩!”宋景瑜。
“不錯!就是快準穩!不過你畢竟是專業是西醫,對中醫少有研究,中醫針灸,言傳到現在早不如以前了,知道為什麼現在這麼多流傳下來的醫學古籍我們後人學了,同樣按照上面敘述的施展,依舊達不到功效是什麼原因嗎?我來告訴你!”
此刻的宋景瑜完全就變成了一個聆聽教誨的學生,用心的聽著。
眾人也是精神高度集中起來,一個個豎起耳朵,生怕待會沒聽著沒處後悔去?
“這針灸,乃是先秦時期就流傳了下來,我也是在我一位考古工作者查了當時的文獻才知道的,傳言古人行針並非是像我們一樣,找準穴位找著扎就行,古人行針而是不一!他們講究以氣御針!利用體內的真氣修復人的身體,這些是我們遠不能做到的。”
“方爺爺你的意思是?陳陽剛才就是用你說的以氣御針?”宋景瑜聽出了方一針話裡的話。
“不錯!”方一針滿臉激動的點了點頭。
“可是!方爺爺!我記得我聽我爺爺說過,要達到以氣御針非常難,必須要丹田擁有真氣,常人更是一輩子都不可能做到如此?他怎麼可能你是不是看錯了?”
不是宋景瑜不相信,實在是太難讓她相信了。
因為她聽她爺爺說過,不僅她爺爺和方一針,就連他們的師傅苦苦研究一生都無法做到以氣御針?
陳陽這麼年輕怎麼可能?
而且,陳陽的樣子,一直都給她一種不靠譜的感覺。
方一針顯然也看出了宋景瑜說的是什麼,他苦笑的搖了搖頭,然後伸手從自己的工作服的口袋裡掏出了自己的針灸包,然後拿出幾根,當著所有人的面他不緊不慢的搗鼓了起來。
只見他,喝的一聲,掌心攤開,緊接著神奇的一幕發生了。
只見一根銀針竟然奇蹟般的自己漂浮了起來,雖然不高只有五厘米,但是能夠做到這樣對他們這些普通人來說已經是奇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