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大營中
沮授向袁紹一拜,道“主公,顏良將軍的五萬大軍已經渡黃河而過,主力基本上都已經駐紮在黃河南岸的,人吃馬嚼的,皆需要的糧草,可營中的儲備糧,未必會充足,一旦我們沒有足夠的糧草支援,軍心必亂!”
河北袁軍十幾萬,每天的糧草供應,都是一個天文數字,而且糧道可是軍中的命脈,一旦糧草供應上出了問題,哪怕只是拖延幾天的時間,都會造成軍心的動盪,這對袁軍而言,可是一個噩耗。
“後勤跟不上嗎?”袁紹有些皺眉,目光變得凝重起來“有什麼解決辦法嗎?”
田豐雖然相比軍事,更擅長政治,但是他倒是知道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主公,我們可以在南岸建立一個糧倉,既能匯聚北岸送來的糧草,又能貯備足夠的糧草,讓他們各軍營都保證戰鬥力!”
這可不是田豐臨時想出來的,他早就想到袁軍如果要渡河而戰,那麼就一定會面臨這個問題。
“在南岸建立糧倉?”
郭圖倒是有些猶豫,倒也談不上反對。只是,一旦渡河,這南岸就相當於是戰場,而在戰場建立糧倉是有風險的。一旦糧道被斷,或者糧倉的位置洩密,那麼袁軍的糧倉就危險了。這時候,如果糧倉被曹軍攻下了,那麼袁軍的兵力優勢便蕩然無存,而且還會變成袁軍的劣勢!數十萬大軍一旦失去了糧草,軍心便會動盪,而後便是一觸即潰了。
當郭圖向袁紹說明了自己的憂慮之後,袁紹沉思了很久,最終還是決定採納田豐的建議,在南岸建立糧倉。
“那這糧倉,應當建立在何處?”
田豐指著輿圖上的一個地名道“烏巢!”
“為何?”袁紹有些不解,這個烏巢也沒什麼特殊的地方,為什麼田豐要把糧倉建立在這裡?
田豐緩緩道“其一,顏良將軍已經攻破朝歌,即將攻破延津渡,而後攻下酸棗縣以固守。而這烏巢,便在酸棗縣之中,便於我軍防備;其二,我軍的部署是大部隊透過延津渡,也便於補充渡河的大部隊的糧草;其三,烏巢南臨烏巢澤,附近水網密佈。哪怕真的有敵軍摸到此處,並且攻下了糧倉,他們也不可能帶走這些糧草,必定是一把火燒了它們。而我們如果援救及時,還能及時取水撲滅大火,搶救一部分的糧草。”田豐頓了頓,瞅了瞅袁紹的臉色,“當然,我也希望我們不會用到第三條理由。畢竟,一旦真的出現這些意外了,我們就算沒有遭受什麼損失,也必須撤退了。”
(延津渡、白馬津,這兩大渡口是袁紹能夠渡過黃河抵達黃河南岸的兩個大渡口。)
袁紹其實心中還是有些不爽的,這仗剛開打,你就在這裡當著眾文武的面公然說出一旦糧倉被襲的補救措施,未免也太看不起他們了,而且這樣也不利於軍心。不過他也沒有把這些說出來,臉色也是如常,只是有些凝重罷了。
當初郭嘉離開河北之前,就勸過他,對於麾下文武要有更大的包容心。
所以,他包容了有些功高蓋主和立了大功之後飄飄然的麴義,包容了喜歡當面頂撞他的田豐,也包容了許攸的許多貪汙腐敗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