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都要好好安葬,其中那兩位九箕山的兄弟還要厚棺大葬。
第二件事是埋屍體。
婁煩周圍的幾處戰場上,遍佈了數千具屍體,秦川只顧著追殺李彪風和郭彥,並沒有理會那些首級,最後都被虎大威割了去。
秦川把孟家莊一千餘流民都派了出去,花了整整一天時間才把所有屍體都填埋乾淨。
第三件事,是重建婁煩鎮。
經歷數次戰事之後,婁煩鎮已經成了一片廢墟,鄉民家的橫樑、門板床板桌椅甚至椽條等,都被賊寇拿來打造成大盾或其他攻城器械,最終又全部堆在了孟家莊。
那些逃得遠遠的鄉民陸陸續續回來了,最後全坐在廢墟上啕嚎大哭。
秦川讓流民把那些木料運回孟家莊,分發給鄉民,又幫他們挖地窩子,砌牆蓋瓦。
見那些流民一個個都過得比他們好之後,很多鄉民表示願意加入孟家莊,給秦川當長工或家丁護院。
秦川告訴他們,只要他們還住在婁煩,就會受到孟家莊的庇護,孟家的佃戶依然能耕種孟家的田地,靜遊杜家的佃戶和寧化王的莊戶,也可以過來耕種孟家的田地。
日後,還可以比行價更低的價格買下孟家的田地。
總而言之,只要他們還在婁煩,他們都是秦川的人,前提是要聽話,必須聽話,百分百的聽話。
當即,給另外兩家種地的佃戶便紛紛表示,願意給孟家種地,準確地說是給秦川種地。
除了幾家有田有地的自耕農之外,整個婁煩鎮的人都聽從秦川的了。
秦川做的第四件事,是梳理的孟家莊的人員構成和配置。
如今,孟家莊還有三十五個九箕山老匪,三百六十個關帝軍,兩百個礦工,一千一百多流民,多是些青壯,也多是打過仗的。
秦川按照之前說好的,給所有人發放犒賞,那些戰死的人如果還有親人活著,則一厘不差地發放撫卹。
然後,他從流民當中選一些守莊的時候表現好的,和那兩百礦工一起編入關帝軍。
老黃去收攏一條天的潰散流寇後,最終篩選出來一百五十人,都是些比較聽話,且沒有幹過啥傷天害理之事的人。
秦川又從中挑了一些人,也編入關帝軍。
最終,關帝軍共編了八百人,依然分為三個營,營官還是羅大牛、劉有柱和李頂梁,其中羅大牛率領兩百五十先登營駐守黃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