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戲要上場了。”
秦川嘴角含笑,自言自語,然後快步下樓,跨上戰馬單騎衝出大門。
孟家莊上上下下正緊張不已,忽見秦大管事單騎出莊,不由驚歎紛紛,這秦大管事真真是個不凡人物,一個人就敢出去面對好幾千兵馬。
那三路人馬正想派人去跟對方交涉,見孟家莊衝出來一人之後,便紛紛望來。
不少人都認出來了,敢單騎出莊的,正是姓秦那狗孃養的。
三千輕騎離孟家莊最近,不過百來步而已,那人眨眼就到了張可望二三十步之外。
張可望嘴裡嘖嘖讚了幾聲,饒有興趣地望著來者,張定國那張滿是稚氣的臉上,則盡是疑惑,也仔細打量著來者。
到了二十步開外,秦川勒住馬韁,臉上有些難以置信。
在門樓上,他遠遠地就發現這支騎兵的領軍將領很年輕,走近一看,這也年輕得太過分了吧。
領頭那個,看起來頂多十七八歲,旁邊那個……完全就是十三四歲的小屁孩。
他知道,這支騎兵是八大王張秉忠的,難道張秉忠的手下都長了張娃娃臉,特別顯年輕,還特別矮小嗎?
這不合理啊。
“你是何人?”
正疑惑間,領頭那少年揚起下巴,故作老成地問道。
秦川忍著彆扭,朝少年拱了拱手,笑道:“在下姓秦明川,請問閣下可是八大王麾下好漢?”
少年下巴揚得更高了:“沒錯,小爺我叫張可望,八大王乃是我義父,他是我義弟張定國。”
秦川恍然大悟,又拱了拱手:“原來兩位是八大王義子,幸會幸會,果然虎父無犬……”
說到這,秦川的聲音突然啞了。
因為,他這才反應過來,張可望和張定國不就是後世赫赫有名的孫可望和李定國嗎?
這兩人從小就被張秉忠收為義子,改姓張,張秉忠死後才改回原來的姓氏,清兵入關後率軍入雲貴一帶繼續抗清,並雙雙稱王。
後來李定國想聯合南明共同抗清,孫可望卻只想在雲貴稱王,但李定國軍功顯赫,在軍中威望極高,孫可望迫於無奈才同意聯明。
正因心生間隙和忌憚李定國的軍功,孫可望想殺李,又因走漏訊息而失敗,兩人最終分崩離析,孫可望佔據貴州,李定國則出走雲南,並迎請南明永厲帝進雲南。
這兩人打仗都是猛人,尤其李定國,此人可算得上忠勇無雙的名將,曾收復被清軍佔領的多個州縣,逼得滿清恭順王孔有德先殺妻女再自殺,滿清對大明戰死的最高將領敬謹親王尼堪,就是被他親手陣斬的。
秦川沒想到,能在這親眼見到李定國和孫可望。
而這兩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一個是意氣風發銳氣逼人的少年,另一個則是滿臉稚氣,看起來一捏就死的小娃娃。
而且還是他的敵人。
“少拍馬屁,快把孟家莊交出來吧,小爺我可免你一死,如若不然……哼!”
秦川正愣神的時候,張可望便冷哼著說道。
“咳。”秦川回過身,和藹地笑了笑,“兩位少將軍,秦某對八大王和兩位的威名早有耳聞,對八大王也是仰慕已久,早就想投效大王了,如今前來,為的正是此事,只不過……”
“不過什麼?”張可望有些不耐地皺起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