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秦月詳細的和義父說起了發生在唐傳文、靖守義、林捕頭等人身上的故事;講述了自己夜闖皇宮,以及當朝太子做出的許諾。
李如剛聽得驚心動魄、目瞪口呆。
“月兒,你是說這黑熊,……不對,是欒成山,他也和唐傳文、靖守義一樣是被冤枉的?”李如剛問。
“他好像沒理由騙我?就算他是說了謊話,又能怎麼樣呢?就當他們又逃脫了一次。我們畢竟找到了他們在這裡的藏身之地,這裡他們肯定是待不下去了。大不了我們再下功夫找他們一次?大不了我們再剿他們一次?”
看來秦月已經是深思熟慮。
李如剛想了一下,“如果欒成山也是被冤枉的,既然靖守義已經平反,說明太子已經去過了丰韻縣,欒成山的錯案也應該能夠糾正?”
“就算是沒被糾正,只要他是冤枉的,也不過是個時間的問題?不行就再再跑一趟京城?不行就再夜闖一次皇宮?”秦月堅定地說。
“如果欒成山老家的事了了,他們這夥人會怎麼辦?”李如剛問。
“他要和他的弟兄們商量,初步是兩條路:一條是把人遣散,一條是走牛頭山的路。我給他們講了牛頭山,他傾向於後者。他說西遊記裡不是進了水簾洞就是花果山嗎?他想把裡邊變成花果山。”秦月答道。
如果這些人能迴歸正途,自然比剿滅他們更有意義?李如剛越發覺得秦月的做法可取。無論有沒有風險?有多大風險?都值得去做。
李如剛帶著人當天就離開了萬家樓。秦月沒有走,留下來進一步落實辦武館的事。
族長帶著她看了祠堂,利用這祠堂辦武館,雖然不是很理想,和筆筒山的條件更是沒法比?但在這個村現有的條件下,也算是最好地選擇了。
秦月離開的時候,請族長摸一下底,全村大概能有多少學員?族長滿口答應。
秦月感覺到了:族長和許多村民對在他們村辦武館的事都特別地積極,也很心急,甚至急不可待。
為了把萬家寨鄉親們盼望的武館抓緊辦起來,秦月直接回了筆筒山。
李如剛帶著隊伍離開的時候,秦月曾委託郝謙給方小敏帶信,希望她能早些回武館等自己,有重要的事要和她商量。
秦月回來時,方小敏已經在等她。
秦月早就反覆盤算過了,筆筒山這裡因為小姨不在,人手本來就捉襟見肘,沒有辦法再從這裡抽人了。在萬家寨時,秦月就琢磨出了一個辦法,想向方小敏的父親方大志求援。
三姐的事,從來都是自己的事。秦月和方小敏談了她的想法後,方小敏二話沒說,即刻動身回家徵詢父親的意見。
接下來,秦月一方面在筆筒山等方小敏的訊息,一方面和師公商討在萬家寨辦武館的相關事宜。
慧雨對秦月的作法特別欣賞,也特別的支援。他說這是造福一方的義舉,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