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月原本想去一次豐醞縣,去看一看靖守業和林捕頭,想想還是算了。既然答應了誠信鏢局,就不能耽誤人家的事。或許,走完了這個鏢,自己還是要回到京城,那時,就應該有時間去豐醞縣了。
在京城,秦月有沒有太多的熟人,大部分時間都是陪著義母和小姨。
秦月已經知道自己的小弟弟乳名叫小虎,雖然在一起的時間不長,但她和小虎已經混得很熟,秦月是越來越喜歡這個孩子了。
答應了石爺爺,當然要兌現承諾,秦月專門去了一次陳家武館。 一直想著能為秦月做點事,有這樣的機會,陳館主當然滿口答應。秦月是帶石家小兒子一起去的,當然是為了今後聯絡的方便。
石家小兒子當場承諾,他家的菜只會比市面上的便宜。陳館主說倒是沒有這個必要,和市面一個價就行了吧,種菜也不容易。
石家小兒子很會說話,說這樣因為省去了中間環節,會降低成本減少損耗,對他們來說,即便是比市面上便宜些還是比拿到市場上去賣要實惠得多。
秦月在中間打了個圓場,說這個結果是雙贏。
當著石家小兒子的面,秦月和陳佩駿說了,如果有需要,還要請他介紹客戶。陳佩駿滿口答應,說需要的時候,石家小兒子來找他就行。
送秦月和石家小兒子到門外時,陳佩駿對石家小兒子說,有什麼事,儘可以直接來找他,如果有人阻攔,提一下秦月秦大俠就行了。
見京城赫赫有名的陳家武館的館主,如此的謙卑和客氣,石家小兒子雖然早就聽說自家的主人非比常人,但畢竟只是聽說,這一次算是完完全全見識到了。
李如剛已經上任了,職務是協鎮,統領一協軍務。如果在地方,無論如何也要算個大員,但在京城這個大官雲集的地方,差不多算是芸芸眾生了。他的衙門離家不算遠,有時住軍營,也常回家。
請到了秦月這尊大神,燕濤總還是覺得力量有些單薄,想再找些幫手。 走鏢不是排兵佈陣,所謂兵不在於多而在於精,也就是說需要的是本領高強的幫手。而且人要特別的可靠,還有就是關係還要非同尋常。
燕濤在京城朋友是不少,但夠上這幾條的是少之又少。有的人如同陳家武館的陳館主等諸人,論條件倒是完全滿足要求,但都管著一大攤子,走鏢這樣的事好意思找人家幫忙嗎?
此間秦月和燕濤見過幾次面,話裡話外秦月聽出了燕濤的難題。燕濤沒有讓秦月幫忙,這樣的事他也決不會找秦月幫忙的。但秦月這樣的人,用得著燕濤開口嗎?
找誰幫忙呢?如果是在商州,秦月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嶺南三傑,自己的生死弟兄。但是,這是在京城。
到陳家武館請幾個幫手,應該是沒問題的,但畢竟人不熟,合作起來也未必能得心應手。再說了,推銷菜的事剛找過人家,老話說得好,見好就收,求人幫忙不能沒完沒了。
左想右想,求人不如求己,誰能比上自己的義父呢?
李如剛當然是大包大攬,一張口就讓秦月把自己帶回來到十個衛士都帶著。
義父這邊一個不留怎麼可以,你推我讓最後的結果是二一添作五。曲永福帶四個人跟秦月走,蔡貴臨帶四個人留在李如剛身邊。 事後和燕濤說了這件事,老鏢頭聽了後久久沒有說話,除了感動還是感動。
少夫人早就把秦月當成自己的親生,她也已經早就知道秦月找到了生身母親。生兒育女之人,對親情的體會是別人無法比肩的,和秦月在一起的這些日子裡,她幾乎每次都要和秦月談起她的母親,少夫人是由衷地為秦月高興。
臨出發前,少夫人和李如玉對秦月是千叮嚀萬囑咐,雖然她們都知道秦月的本事,但終歸是放心不下。親人的牽掛,那是深入骨髓的。
出發的時候,秦月和曲永福等五人沒在鏢局的隊伍裡,而是跟在後面,拉開一定的距離。這是事先商量好的,是為了相互策應。 誠信鏢局幾乎全員出動,平日裡總是留守的傅生,這一次也出現在走鏢的隊伍裡。 秦月等六人裝扮成經商之人,除了一人一騎外,他們帶了一掛馬車,車上拉著幾個人旅程常用的東西。譚五留下的那個大包袱是在其中的。從商州回來,慧雨給秦月帶得沒有用完的驗毒的藥,秦月自然是帶在身上的。
從京城到歸綏,路途不算遠,近一千二百里。這時,名震天下的殺虎口是必經之地。從京城到殺虎口,對誠信鏢局來說屬輕車熟路,可謂常來常往。京城到殺虎口有官道,一路設有驛站,這一行人雖不能和李如剛那樣住驛站,但有驛站地方一般都有車馬店,他們基本上是根據驛站的設定規劃行程。說是官道,其實路並不好走,九百三十里路,走了十一天。
殺虎口,也稱西口。位於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境內晉蒙兩省交接處。殺虎口兩側高山對峙,地形十分險峻,其東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兩山之間開闊的蒼頭河谷地,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是明長城北部的關口之一。古稱參合口。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聞名遐邇,已有兩千多年曆史。
殺虎口和右玉城做為軍事要塞,自古戰火不斷。特別是在明正統至嘉靖年間。在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的一場戰爭,成為戰爭史上的典範。
守軍在左右無援的情況下,孤軍奮戰,堅守右玉城,長達8個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