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生說這是他正求之不得的,方便給他老父親治病,他最怕的是怠慢客人。
少夫人說給病人治病是最重要的,況且到最後一個車馬店也未必會有空房?
這樣他們這一行人,就去了後生家。
路上,後生告訴秦月,他姓郭,叫郭有發。
郭有發家就住在城內,雖然不是很富裕,但有一個很大的院子,房間也不少。
家裡人口不多,只有三口人,郭有發和他的父母。
把人和馬都安頓好後,郭有發的母親張羅給大家做飯,郭有發把秦月領到了他父親房間。
病很重,已經臥床一段時間了。秦月用天甲奇門探查了一遍,不能不佩服那個郎中把脈之準。果然是經脈混亂,已經到了雜亂無章的境地。
病人用一種滿懷希望的目光看著秦月,秦月感受到了對方強烈的求生意願。這是對秦月的鼓勵,也是對秦月期待。
對病人來說,求生願望是不是很強生命攸關。一個人如果自己都不想活了,別人誰能幫他?
老人頑強的求生意願也給了秦月信心和力量,秦月說:“郭老伯,您的病能治,是一定能好的。”
病人聽了秦月的話,使勁地點頭。
治病總是趕早不趕完。
雖然調理的難度很大,但秦月還是決定馬上開始。
李如玉進來,問秦月需不需要護法?秦月說不用,看住門,不讓有人進來打攪就可。
郭有發很懂事,送進了一碗荷包蛋。有湯有水,秦月正又渴又飢,狼吞虎嚥吃下。
雖然比起上次在京城,秦月的內力又有了提升,郭有發父親的病也不比慧雨,但秦月為郭父行功還是整整用了一夜時間。
等秦月覺得病人的脈絡基本已經理順時,天已經大亮。
秦月已經是精疲力盡,李如玉守在門口,一夜未離,也高度疲勞。兩個人先找了個房間,倒頭大睡。
她們睡了整整一天,到了晚上,起來的時候,秦月高興地看到,病人已經能自己下地了。
“郭老伯,剛好一點,還是多休息,可不敢太勞累了。”
秦月見老人興高采烈地在地上走,有些擔心。
臥床這麼長時間,終於能下地了,可以理解。老人是想在地上多走走,但他更想好好謝謝治好他病的人。
這麼長時間了,找過那麼多郎中,都是皺著眉搖搖頭走人,好像自己是得了不治之症?昨天,這個年輕人 ,不號脈、不扎針、不開藥方,用指頭在身上東點西點。就是身上有時有些麻酥,再就是混身發熱,好像有一股熱流在身上湧動。做夢都想不到就一夜的功夫,自己怎麼就變了個人。
他過來了幾趟,秦月都在睡著,他不好打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