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茶棚的是一對老夫妻,少夫人是個喜歡搭話的人,就隨口和這家的老夫人拉起了家常。
這家的老夫人也是個話多的人,有問必有答。
聽這家的老夫人說,他們家住在離這二十幾里路的付家灣,兒子得了一種怪病,郎中不知找了多少個,就是治不好。
後來找了個有半仙之體說是能治百病的老道,老道說他們的兒子身負有上輩子的孽債,債主來討債來了。
問如何還債,老道說沒別的辦法,只有多行積德行善之事。
這對老夫妻說:他們多次從這裡經過,因為這裡前不著村後不靠店,每次到這裡口渴了,都找不到水喝。他們就萌生了在這裡開茶棚的想法。
於是,就在這裡就地取材搭建起涼棚,開起了茶館。不是為賺錢,只是為方便來往的過客,只是為了幹好事,為了積德行善,給兒子祈福。
客人喝了茶,手頭方便就留幾文錢,手頭不方便的白喝,喝完茶只管走人。
茶也都是普通的大路貨,相當於京城的大碗茶。反正人們來這裡不是品茶,而是為了解渴。
少夫人誇讚了這對老夫婦,說他們這是在做功德無量的事。
三個人喝了一會兒,譚五張羅完飲馬,也坐過來喝茶。
店家一看又來了一人,說一看這幾個人就是好人,把大家碗裡的剩茶水都倒掉,要給幾個人沏一壺新茶。
譚五一再說不必,幾個人還急著趕路,解渴就好。
但店家執意不從,盛情難卻,幾個人也就沒再客氣。
新沏好的茶端上來了,幾個人都是品茶高手,一聞茶香就知這一次換上了好茶。
大家喝著茶,說著話,開茶棚的老夫婦也不時的在一旁插話。譚五惦記著外邊的馬,站起身來想要出去看看,沒走到門口就栽倒在地。
秦月大吃一驚,不過也沒想太多,正欲起身去扶五爺。
這時候就聽那老夫婦中的老漢,口裡喊著:“倒!倒!倒!”
只見少夫人已趴到桌子上,慧雨已側倒在地。秦月這才知道出了什麼事?她也假裝趴在了桌子上。
“都倒了?”問話的是那個老夫人。
“放了那麼大的量,能不倒嗎?”答話的是老漢。
“快去拿繩子捆起來吧?”女的催促。
“我這就去拿,也不用急,一時半會兒他們醒不了。”男的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