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他們走在去古城邯鄲的路上,秦月想到了義父推薦過的古蹟。
“前邊就是邯鄲了,我義父在這裡駐守過。”
這時候,秦月正陪義母在廂車上。
“是,我知道的。”少夫人點頭。
“這裡曾經是春秋戰國趙國的都城,義父告訴我有很多的古蹟,是不是我們去遊覽一番?”秦月問。
“好不容易到這裡了,自然是要去的。”
一直在深宅大院的少夫人有這樣的機會,自然不會放過。
秦月出轎廂和師公、五爺商量,他們當然也沒有異議。
想起上次騎馬進入邯鄲,武林人士紛紛躲避,進邯鄲城時秦月坐進了轎廂裡。和義母說著上次來邯鄲的軼事,少夫人說怪不得人家叫你江湖女煞,原來真是個煞星呀?
他們又住進了四海車店。晚上,出去吃飯,他們沒去厚德福。因為那裡是江湖人聚集的地方,他們不想惹麻煩。
第二天,他們先來到了三忠祠。
三忠祠是為救趙氏孤兒韓厥、程嬰和公孫杵臼而建,三忠祠古已有之,有記載:程嬰死,趙武為之祭邑,春秋詞之,世世勿絕。
現在看到的是明萬曆十九年縣令盧龍雲於叢臺下所建。由於年久失修,祠堂已經落敗。聽一起的遊人說,現邯鄲知縣正籌劃在縣城南門外恢復重建三忠祠。
三忠救趙氏孤兒,說得是春秋時的事。當時最強大的國家是晉國。而晉國國君晉景公昏庸無能,朝政大權落到了司寇屠岸賈之手。
屠岸賈對掌握兵權的駙馬趙朔早就心存仇恨,一次次設計除之。最後終於利用晉景公的偏狹和昏庸,將趙氏滅族,史稱“下宮之難”。
一夜之間趙家三百多口人遭屠殺。趙朔的夫人莊姬公主是國君的胞妹,倖免於難,被送回宮中居住。
幾個月後的同一天,屠岸賈的夫人,民間醫生程嬰的夫人,趙朔夫人莊姬公主都生下了一個兒子。
莊姬公主生下的兒子取名趙武,就是趙氏孤兒。
趙氏孤兒被困於宮中,屠岸賈為斬草除根誘使昏庸的晉景公下令殺死趙氏孤兒。
關鍵時刻,莊姬公主以看病為由,將趙家的摯友程嬰召進內宮。程嬰把趙氏孤兒放進藥箱,帶出宮時,守將韓厥十分欽佩程嬰的正義。放走了程嬰和趙氏孤兒,自己拔劍自刎。
為除掉趙氏孤兒,大權獨攬的屠岸賈殘忍下令將全國半歲以內嬰兒全部殺掉。
為保全趙氏孤兒和無辜的嬰兒。在俠士公孫杵臼地精心策劃下,程嬰用自己的孩子頂替趙氏孤兒。由公孫杵臼承擔藏匿的罪名,又由程嬰假裝告密,公孫杵臼和假冒趙氏孤兒的程嬰的兒子被害。
程嬰頂著賣友求榮的罪名,在人們的誤會和唾棄中,將趙氏孤兒培養成了文武全才。
二十年後趙氏孤兒長大成人,得知真相後殺死屠岸賈,報了家族的血海深仇。
趙氏孤兒的故事一直在民間流傳,也形成了各種版本。忠義之士總是受到人們的愛戴。
想不到少夫人也很喜歡探古尋幽,一直興致勃勃。雖然破舊,但仍留存下了很多東西,特別是一些石刻碑文。慧雨平生最喜歡碑文,對碑文中的書法更是有研究。少夫人對碑文也很感興趣,不時的請教慧雨一些問題,慧雨當然是有問必答、知無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