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之所以要招募商賈之人,是因為天水即將建立一個大型的羊毛作坊和商貿市場。
成都的羊毛織物研究已經有了初步的進展,若是像丞相所說的那樣將羊毛織物變成蜀錦一樣的硬通貨,並且達成制衡蠻夷的目的,首先就要建立一定規模的羊毛作坊。
按理講,這個想法是馬雲那邊提出來的,奇寶閣在天水也有作坊和商貿市場形式的淘貨市集,而且這些年奇寶驛站已經逐步在大漢鋪設開了,作坊、市場、商路皆具備齊全,由奇寶閣來做這個羊毛織物的貿易更為方便。
然而,倘若羊毛織物真的能夠成為蜀錦那樣的硬通貨,那麼其製作過程就必須要由朝廷來掌控。
就像是諸葛亮在成都建立錦官城,將所有的工匠們集中在一起居住生產。
原本有人提議將羊毛作坊建到錦官城邊上,統一管理。
但羊毛與桑蠶絲不同,是需要從氐族和草原上的胡羌等族處獲取的,建立在成都光是運輸成本就很高。
最後,諸葛亮決定在天水建立羊毛作坊。
一方面是天水的地理位置比成都更靠近氐族和胡羌人的地盤,便於獲取羊毛原料。
另一方面,天水歸漢多年,相比與涼州、安定等地更加穩定。
這也是諸葛亮讓岳飛先不要去南中,迴天水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後就是商貿市場,諸葛亮打算重開絲綢之路,走河西走廊,在天水建立一個供各族貿易的商貿市場。
與奇寶閣那種販賣各種各樣商品的集市不同,朝廷開的這個商貿市場,主要交易的商品都是朝廷把控的不允許隨便買賣的,像是鹽、蜀錦、漆器,再加上羊毛織物。
岳飛深知此事關係重大,不容有失。所以無論是羊毛作坊的管事還是商貿市場的人員,必須都要是可靠之人。
然而,奇寶閣著實錯失了一個獲利的契機。可此事關乎國家利益,不可因一己之私而誤。
若是上一世,如果馬雲表現出半分猶豫,他定會呵斥。